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历史名家  >  正文

萧萐父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5-08-11

萧萐父,哲学史家。祖籍四川井研,1924年生于成都,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哲学系,曾受教于万卓恒、张真如、金克木教授之门。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华阳中学等校任教,曾主编《西方日报·稷下》副刊,并被蒙文通先生聘任尊经国专西方哲学史教席。解放初,参加接管华西大学,50年代中被派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进修,继调武汉大学哲学系。历任武汉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湖北省社联学术委员,国际儒联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研究,曾多次参加或主持国内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访问、讲学。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主要学术研究成果有《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中国辩证法史稿》(第一卷)、《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大乘起信论·释译》、《玄圃论学集》、《众妙之门》、《传统价值:鲲化鹏飞》、《船山哲学引论》、《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纪程》等专著。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萧萐父注重对哲学史的宏观把握,主张哲学史的研究应当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以螺旋结构取代对子结构,探索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主张还哲学智慧于哲学史。这一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就是80年代初问世的由他与李锦全主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哲学史著作,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众多高校选作教材,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明清哲学是萧萐父卓有建树的研究领域,60年代初他因《王夫之哲学思想初探》、《浅论王夫之的历史哲学》二文而以船山学研究的倡导者名世,此后有一系列关于船山学的研究成果,全面考察了船山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系统梳理了船山哲学的诸范畴及范畴间的联系,对船山辩证法作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剖析,凸现了船山辩证思维的逻辑进程,把船山哲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还从哲学史泛化的角度,考察了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主编了《明清文化名人丛书》。在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中,他独标新意,成一家言,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哲学启蒙说”。这一学说主张“从万历到五四“应视为一个同质的、连续的文化历程,应当从中西哲学文化发展轨迹的对比中揭示其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超越中西殊途、体用割裂的思维模式;注意文化发展中一与多、共与殊、常与变的矛盾联结,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与时代性差异的经纬关系;强调应从17世纪以来的曲折发展的启蒙思潮中去发现中国文化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的内在历史根芽,正确地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的历史接合点。近年来,萧萐父进一步注意到中国文化发展中多维互动的总趋势,反对把中国文化单一化、凝固化、儒家化,而主张以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通观儒释道”,“涵化印中西”,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外国先进文化的中国化”的交涵互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与重构,推陈出新,更有准备地参与“世界性的百家争鸣”,对人类文化的新整合与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萧萐父是一位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师,他坚守教职,勤耕不辍。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系统建设费尽心血,特别着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实践中总结出“论史结合、中西比较、古今贯通”的治学原则,更强调德业双修、言行相掩、做人与为学统一。萧萐父既是一位正直不阿、特立独行、儒道释兼容的智者,亦是一位敢恨敢爱、能哭能歌、富于激情的诗人。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求和谐,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斥中求互补,在诗与哲学的差异中求统一,是萧萐父心向往之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