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2021年第一次哲学跨学科工作坊在我院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1-21

本网讯(通讯员 李勇)2021年1月16日,由“当代英美道德哲学研究”青年团队主办的2021年哲学学院第一次哲学跨学科工作坊召开在振华楼哲学学院B301会议室召开。此次工作坊主要围绕“道德心理学和政治哲学”展开,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的14位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就自己最新的科研进展进行了主题报告。大家惊讶于彼此兴趣的交叉,拟就2021年秋季学期合作开设相关研究生课程,并就合作撰写科研论文达成了共识。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陈江进老师的报告主题是“跨学科视野下的正义研究”。陈老师指出,正义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个体正义与社会正义。当前英美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有关这两个方面的最新研究都体现了跨学科趋势。就个体正义而言,陈老师从道德进化论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个体正义感的生成与发展,并且介绍了从德瓦尔到托马塞洛到布坎南的内在发展脉络。就社会正义而言,结合当前PPE项目的兴盛以及政治哲学中有关理想理论与非理想理论的讨论,陈老师深入分析了规范性思考为什么应当吸纳对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境遇的考量,论证了实证科学的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至关重要。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喻丰老师的报告主题是“自然还是人为?价值、道德、政治”,喻老师从一个足球爱好者的视角说起,谈到梅西世界杯期间“天生要强”的广告进而引发梅西和C罗二人关于天赋和努力的争论。通过用心理测量方法编制自然人为问卷,获得这一维度的操作性内涵并确定其结构,初步研究展示了这一维度聚合区分效度,尤其是与心理学的趋避相关构念、自然相关构念、心态相关构念、变化相关构念以及道德相关构念的相关。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刘毅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从亲亲相隐到道德亲缘行为”,关注于亲亲相隐这一我国传统与当代司法实践中涉及家庭伦理的重要问题,从内群体的道德行为角度,探讨了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进化心理学等可能的解释路径,并对如何进一步考察道德亲缘行为进行了思考。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赵俊华老师的报告主题是“道德还是不道德?道德预设与共情问题”,以道德判断为主题,从权利、关系、群体、共情、利益等角度对道德判断在不同情境下的多变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人们对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的认识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不道德也可能被认为是道德的,道德判断可以描述为对情境中所涉及的道德预设和共情进行计算的结果。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葛四友老师以“何种人性,何种正义”为题,主要是围绕人性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展开,提出的问题我们究竟是否有普遍且稳定不变的人性,我们如何去认识人性。葛老师指出心理学在这方面做的实证研究是政治哲学,特别是分配正义理论特别注意的。尽管政治哲学这边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原则是可欲的,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更多地是揭示什么样的原则是可行的。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分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因此心理学的研究者与政治哲学的研究者应该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可以帮助彼此获得更好的认识。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谢天老师以“儒家与消费伦理”为题,对儒家与消费的关系做了思考。谢老师提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儒家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关注儒家与生产相关的心理(如儒家工作价值观、仁慈领导等)转向关注与消费相关的心理。谢老师选取了伦理消费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中国与外国在伦理消费中存在差异的一些现象,并展望了未来进行儒家文化如何影响伦理消费的研究方向。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李杰老师以“关系如何影响利他行为”为题,关注到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心理健康急救意愿,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心理疾病污名、人际责任感等对不同关系中心理急救意愿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白宝玉老师以“不公正行为的传道效应及其干预措施研究”为题,关注研究一个人在被别人不公平对待之后,是否更有可能做出违规行为或者自私地对待无辜的第三方,重点想考察这种不公正行为传递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能够抑制这种传递效应的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陈晓旭老师以“为什么要开始政治”分享了她的底层政治哲学论证——极限版普世性论证,指出自己走了广义自然主义和广义康德主义中间的一条道路。陈老师通过引入他者,“论证”了“强制讲理”作为第一条公共生活规则,并固定了政治的本质在于同时包含了“强制”和“讲理”两个要素。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费定舟老师以“道德推理中的框架效应”为题,通过把哲学上的功利论与义务论,同心理学上的框架效应结合起来,探究其在道德决策上的效应。并系统地提出了新的框架——功利主义框架和义务论框架,探究了其在道德两难困境中的框架效应的真实存在。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方永老师以“从心理到宗教“宗教伦理学的视域”为题,指出,宗教伦理学的视域由于宗教和伦理二者的笼罩性,可以无限地大和远,也可以无限地小和近。它在宗教性和世俗性二者之间摇摆,以所假定的神性和人性为基础,最直接针对的是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意愿。但是,行为可以是有理由的也可以是没有理由的,意愿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以非自由的,而且,责任并不必然与自由意志或某种道德感挂钩,二者之关系可以不是因果性的。因此,宗教伦理的理论十分复杂和庞大。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王志云老师以“道德情绪下的管理”为题,分享了当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道德事件时会产生的羞愧、内疚、厌恶、自豪等情绪体验,探讨了这些道德情绪体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重要动机作用,并提出道德情绪及其管理对于理解中国文化下的道德修养过程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张春妹老师以“灾难面前中国人的大我与亲社会行为”为题,关注到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中国人表现出捐赠志愿服务守望相助等众多亲社会行为,想探究为何中国人面对死亡恐惧可以不畏牺牲、勇于奉献?恐惧管理理论启示了不同的文化世界观可能对于人们如何采取自我保护机制获得符号永恒是不同的,中国人社会取向、弹性边界的自我建构与西方人个体取向、与他人边界清晰的自我建构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中西方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哲学可以帮助进一步解释我们的集体主义和道德精神的内涵。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教研室以李勇老师“儒家政治哲学的走向”为题,通过儒家传统与现代性价值之间的张力为切入点,指出儒家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传统,在面对现代化的两大特征:价值的多元化和现代性价值(包括平等、民主、人权等),儒家和现代化之间的张力该如何解决?这种张力也在其他道德传统(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同样体现。学界基本上体现了三种不同的立场:捍卫儒家、全面拥抱现代化以及寻求中间道路。而这种广义的光谱上的分布,与他们在处理具体议题:平等、民主、人权和其他道德议题(如同性婚姻)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讨论环节中,与会老师就会议中的主题,以及“如何影响心理急救意愿”、“主体与关系”、“心性与心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建议。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