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郑晓云教授畅谈大河文明和人类命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12-13

本网讯(通讯员何叶涵)2021年12月8日晚,应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的邀请,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法国水科学院院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荣誉博士、前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郑晓云先生在振华楼B107报告厅举办了“与水共生:大河文明和人类命运”学术讲座。讲座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主持。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8/96/74/DD9EA24DA6788D6FFCB6039BCA1_9B9461E2_1BB65.jpg

“何为大河”?郑晓云教授以问启动讲座,从流域面积、生存资源、文明支撑、生物多样性四方面厘清“大河”的文化地理特征,提出自己关于河流“三流”之界定——自然流、社会流和文化流,主张在三者交织关系中确立对河流的基本认知:河流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几大文明因河而兴,与之互动;人类应当处理好河流自然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3/54/33/479E6F5CC2117FC4595ADDC4752_B09985EA_201C3.jpg

在展望世界大河部分,郑晓云教授选取河流与人类文明共生的典型例子展开陈述,例如两河流域-星月沃地、尼罗河泛滥-古埃及文明、洞里萨湖-湄公河文明、瓦尔河走廊-采矿、科罗拉多河工程化开发,带领听众走进人类使用、管理、治理、维持、争夺水资源的历史,郑晓云教授指出,河流的力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同时,介绍了自己对澜沧江-湄公河、科罗拉多河两条“红河”全程溯流式田野考察和思考:澜湄走廊是东南亚文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育了两岸数以百计的民族,涵养出极为丰富的水崇拜、水信仰,如泼水节、沐佛仪式等,而澜湄自然河道的水量丰枯与洞里萨湖湖面大小的动态变化,更为高棉文明的延伸和适应提供了资源与空间;“科罗拉多”在印第安语中即意为“红河”,因其两岸红色岩层风化形成大量泥沙,河水常常呈现出红色,这条长约2333公里的大河流域覆盖了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约4000万人靠之生存;依托河流修建的灌溉工程为占据世界十分之一的广袤农田提供用水,伟大河流与浩大工程的结合促使美国大农业推进,可见河流之重要。郑晓云教授进一步以“格兰大坝”和“胡佛大坝”两个水利工程为例,深入分析以拉斯维加斯为代表的沙漠城市与河流的共生关系。

在爬梳长江水文化,倡导水伦理方面,郑晓云教授概述长江流域近40年的经济文化发展历程,细数长江之痛——水质污染、生态恶化、过度开发等诸多数据令人惊心,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郑晓云教授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Nature-based Solution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定义为“通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益处的行动”。此外,郑晓云教授还推介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David Groenfeldt所著《水伦理:解决水危机的价值观途经》(Water Ethics: A Value Approach to Solving Water Crisis)一书,伦理是“基于道德性的责任与义务判断好坏的能力”,“水伦理即那些在对待水时影响到自己及其他人行为的根本原则与价值。在不同的水管理过程中体现的价值原则。”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立足本土的基础上,郑晓云教授提出“长江水文化”理念以及应对之策:“长江水文化就是长江流域各民族人们在感悟和适应水状态、利用水资源、改造水环境、依水构筑自己的生计模式和生存家园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应注重打造长江的整体概念,处理好多元性与整体性、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同时关注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水文化,从长江水文化的内涵中去寻求构建长江流域水友好型社会的可能。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A/0E/5E/75511E3203D3E10DDEFD71E41CD_E9303A69_27321.jpg

与谈环节,郑晓云教授与听众就“如何看待以大坝为代表的、强制划一的技术经济秩序与多元无序社区生活、自然生活秩序之间的矛盾?”“‘长江水文化’与‘长江文明’之间的区别如何?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差异如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

讲座最后,吴根友院长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对水文化展开回应,例如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如大禹与鲧治水的“疏”与“堵”不仅在思想层面上给予我们启示,也对现代治水工程有理念上的贡献,疏堵并非对立,兼采二者,方有加益。在现代工业文明视野下,以水为载体重新思考人类文明和文化,抽象普世的哲学观念亦可转化为可用的当前经验。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吴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