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第十一届中国法国哲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笛卡尔哲学年会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1-01

本网讯(通讯员王鑫怡 林於明 黄天佑)12月24-25日,第十一届中国法国哲学年会暨第三届笛卡尔哲学年会在线上召开,笛卡尔哲学年会的主题为“机器、身体、灵魂:笛卡尔哲学的当代意义”, 法国哲学年会的主题为“物、事件和存在”。本次大会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笛卡尔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联合承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提供了72篇专题报告,其中,中国笛卡尔哲学年会共有七场分会场,有3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提供28篇专题报告。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郝长墀教授主持了本次大会开幕式。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笛卡尔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冯俊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


12月24日上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一场发言由《社会科学》编辑部周小玲编辑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施璇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的机器与机械论哲学”。施璇老师从机械论的区分出发,说明笛卡尔的整个哲学只是采纳了机械论方法论,并没有承诺机械论本体论。笛卡尔的哲学既包含机械论与非机械论两方内容,认为人体、动物、世界是机器,即根据内在原理而自我驱动的运动装置;而心灵、人、社会等都不是机器。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邓刚老师,报告题目是“技术与生命:康吉莱姆对笛卡尔的解读”。邓刚老师报告了康吉莱姆对笛卡尔的颠覆性解读。笛卡尔独特构想要在科学指导下进行技术,认为一切都是可分广延,但是在实践中遭遇的是特殊物质对象,而康吉莱姆认为依靠工具和技术上不完美所提供的机缘,自然知识依赖技术。此外康吉莱姆通过批判笛卡尔动物机器理论,说明了技术来源于生命。最后康梳理反射概念发展史,反思了灵魂论、机械论和生机论的生命。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山大学的唐诗韵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动力因概念的三种特征——哲学史承袭与文本确认”。唐诗韵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笛卡尔的动力因有悠久哲学史传统,最初由阿维森纳提出,表示一种产生存在本身的原因。它有三种特征,即产生存在、原因与结果不同、原因与结果同时。动力因的三种特征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笛卡尔体系影响深远。


12月24日下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二场发言由西北师范大学的贾克防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张伟特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与人工智能”。张伟特老师指出笛卡尔提出了语言测试和理性行为测试作为判断智能的标准,但是其机器理论和身心二元论框架使得笛卡尔预言人工智能并无可能。但是同时指出他的身心框架在理论上并未排除人工智能机器的可能性,并且在《沉思集》中潜在地提供了第三个“我思故我在”的智能测试标准。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山大学珠海的叶斌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与信息茧房”。叶斌老师认为信息茧房在认识论上可能对人造成困锁效应,这使得如何通达真实的世界成为一个问题。而这与17世纪哲学所面临的“观念纱幕”问题形成了呼应,因此作为其滥觞的笛卡尔哲学中的表征问题是重要理论资源。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巴黎一大的胡恩海博士,报告题目是“动物机器与无光之火-论笛卡尔的生命内热学说”。胡恩海报告了笛卡尔的生命内热学说。他首先展示了笛卡尔的医学背景和笛卡尔的机械概念和机械论,随后说明了笛卡尔的彻底的心物二元论框架造成的与传统亚里士多德-盖伦医学以及文艺复兴大小宇宙传统的断裂。胡恩海之后指出笛卡尔的作为第一元素的无光之火的生命原则是通过发酵的从可见到不可见的类比的机械论图像模型解释得到的,并展示了发酵理论在笛卡尔生理学中的位置,最后指出了笛卡尔的这部分学说有忽视经验实验事实、循环论证与残余机械论的错误。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法国索邦大学的刘延川博士,报告题目是“笛卡尔与记忆术:关于新方法的诞生”。刘延川在报告中指出滥觞于古希腊时期的记忆术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诗学与修辞学的层面作为增强人类记忆的技术,同时也在逻辑学、神秘学中影响探究真理的方式。而在现代性的萌芽时期,记忆术作为认识论领域的遗产与对科学方法的诉求密不可分,在笛卡尔其青年时期的笔记中已经可以见到传统的记忆术与其所探究的有效可靠且普遍的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之间的张力,对于理解笛卡尔对于方法的思考至关重要。考察也显示了现代哲学形成过程中,在范型的转换与观念的断裂之外的连续性。


12月24日下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三场发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施璇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刘长安博士,报告题目是“笛卡尔1637年《谈谈方法》中的上帝观念”。刘长安指出在1637《谈谈方法》第四部分中,笛卡尔第一次公开谈到了上帝的观念这一在其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概念。他尝试复原了1629年《形而上学短论》,并说明笛卡尔在其中表达了对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基础的思考。随后指出笛卡尔在1637年《谈谈方法》中,接近完成地发展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一个以人为起点,以神的概念为中介,并延伸至人的自我理论,使得上帝本身最终成为普遍性基础。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南开大学的王天老师,报告题目是“马勒伯朗士和阿尔诺对笛卡尔观念概念的争论”。王天老师在报告中考察了笛卡尔观念概念在哲学史中的争论。马勒伯朗士认为观念是介于思维和对象间独立存在的表象性中介,但却无法逃避唯我论和怀疑论的诘难。阿尔诺则在批评前者的基础上试图以直接实在论为笛卡尔进行开脱。最后指出在抗拒怀疑论这一点上,阿尔诺的思路最终面临着与表象主义同样的困境。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贾克防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论质料虚假概念”。贾克防老师关注于质料虚假概念,批判了外在主义表征论、内在主义表征论与非表征论,认为质料虚假是模糊表征而非错误表征,并提出了基于因果解释的外在主义表征论解释,即外部原因作为表征对象是处于因果链条中的一系列事件,所以不能根据感觉观念来确定作为原因的全部事件的表征对象。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郝春鹏老师,报告题目是“想象及其在笛卡尔哲学中的作用”。郝春鹏老师聚焦于想象问题,说明了学界关于笛卡尔想象问题集中于心灵与外物的关系上,而他在报告中首先梳理了主动想象与被动想象,想象、观念与意志的联系,也在这一思路下考察了其在形而上学(我思与怀疑)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怀疑本质上是否定性想象的观点。


12月25日上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四场发言由南开大学的贾江鸿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林逸云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的空间感知疑难”。林逸云老师以笛卡尔《屈光学》为基础探讨了空间感知疑难问题,尤其是关于“距离”或“深度”的感觉如何可能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笛卡尔提出的两种感觉模式即,感觉的机械模式以及灵魂主动作用模式。以往研究倾向于将两者对立起来,林逸云老师则提出借助笛卡尔普遍数学的方法实现对两者的协调与统一。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林於明博士,报告题目是“论空间问题的诸要素及其历史谱系”。林於明博士以笛卡尔的空间观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空间问题的诸要素及其历史谱系。该研究关注了莱布尼茨对笛卡尔空间观的反思和超越以及这种超越对海德格尔空间观的影响乃至三者之间的历史性关联。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刘华初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哲学方法的图像表征——思维与存在的一种新描述”。刘华初老师从笛卡尔哲学方法的图像表征出发,试图在神经科学之外,通过对比各种传统的认识论模式,寻求一种新的哲学方法来描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张洪涛老师,报告题目是“世界的秩序与心灵的次序”。张洪涛老师研究了世界的秩序与心灵的次序的问题,该项研究主要以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的主张为背景。张洪涛认为,当前科学理论中作为工具性假设的实体,必将由更为合理的假设取代,以便更为接近世界的实际情况。


12月25日上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五场发言由上海交通大学的邓刚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魏琴老师,报告题目是“亨利现象学中的笛卡尔元素:我感故我在”。魏琴老师关注了米歇尔·亨利把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改造为“我感故我在”的现象学分析。魏琴老师认为,亨利分析的核心是通过对“开端”的问题重新阐释,重新定义了“我思”的现象学内涵,进而把“我思”作为了生命现象的一种显现形式。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贺念老师,报告题目是“从Ich到Selbst: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的批判”。贺念老师关注了海德格尔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以及其中对“我思-我是”的自反性结构的生存论重构,并强调了其中从“我”(ich)到“自身”(selbst)的转变。贺念老师指出,以“我”为核心和以“自身”为核心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后者比前者更源初。“自身”涉及的是首先是作为民族和语言共同体“我们”而非作为孤立个体的“我”。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刘少明老师,报告题目是“物作为超越性和可认识性的统一:论马克思对笛卡尔物性理论的继承和修正”。刘少明老师从“物”作为超越性和可认识性的统一出发,讨论了马克思对笛卡尔物性理论的继承和修正,并认为马克思解决了笛卡而理论中心物之别与心物之同的矛盾。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佘瑞丹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与行动问题:对维特根斯坦经典行动问题的笛卡尔式回应”。佘瑞丹老师关注了笛卡尔与行动问题,并试图对维特根斯坦的经典行动问题进行一种笛卡尔式的回应。这项研究尝试在与当代行动哲学的对话视角下,探讨笛卡尔关于“人”的研究中所包含的对行动问题的洞见。


12月25日下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六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佘瑞丹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安徽大学的马泽龙硕士,报告题目是“对笛卡尔的机器、身体和灵魂思想的认识及意义”。马泽龙从笛卡尔的机械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对笛卡尔的机器、身体和灵魂思想的认识及意义。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同济大学的张豪杰硕士,报告题目是“认识的契机与持续——论笛卡尔的‘惊奇’”。张豪杰关注了笛卡尔《论灵魂的激情》中的“惊奇”。他认为笛卡尔对于灵魂与身体的不同看法阻碍了他对激情如何引发认识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解释,这并认为霍布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王鑫怡硕士,报告题目是“判断与认知的内时间维度:论胡塞尔对于笛卡尔的继承和发展”。王鑫怡从时间性问题出发探讨了胡塞尔对于笛卡尔的继承和发展。她认为胡塞尔对笛卡尔的超越并不是偶然,而是从早期就潜伏在其与笛卡尔不同的理论出发点之中。尤其是如何在意识中对时间持存之物进行表象的难题使得胡塞尔超出笛卡尔,转向一种发生现象学。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湘潭大学的荀子杰硕士,报告题目是“论列维纳斯对笛卡尔我思和上帝问题的重新解释”。荀子杰关注了列维纳斯对笛卡尔我思和上帝问题的重新解释。他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列维纳斯通过对“il y a”的阐发将“上帝”从主体“存在”的一个实词改造成主体之“存在”奠基于其上的主体间关系,从而为笛卡尔哲学中二者的紧张问题划上了一个句号。


12月25日下午,笛卡尔哲学年会分会场的第七场发言,在法国哲学年会的分会场进行,由复旦大学的刘少明老师主持。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左金磊老师,报告题目是“笛卡尔是美德伦理学者吗?——对笛卡尔德性理论的考察”。左金磊老师在报告中反驳了对于笛卡尔德行理论进行的美德伦理学解读,提出笛卡尔更为在先地规定了什么是道德正当,并以此为基础定义德性,因而不符合美德伦理学的核心规定。笛卡尔的德性理论颠覆了亚里士多德奠定的目的论式美德伦理学,以对德性的根本性理解的改变开启了现代伦理学的探索。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法国索邦大学的陈东兴博士,报告题目是“疯狂与感觉:笛卡尔的‘疯人’论证”。陈东兴聚焦于对于笛卡尔“第一沉思”三个有关感觉的论证中的疯人论证。认为福柯与德里达及其后学者关于疯人论证的观点没有还原到历史语境中。随后他回归到文学背景、以及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说明了疯狂的含义为特指的忧郁症下丧失感觉的情况。最后说明了疯人论证是关于感觉能力而非感觉观念的,并因此说明了疯人论证放在梦论证之前的合理性,疯子也不会被排除于沉思者之外。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郝长墀老师,报告题目是“论笛卡尔哲学中爱的概念”。郝长墀老师以文献为基础指出笛卡尔对于爱的概念的说明不存在如斯宾诺莎所批判模糊性问题,并进一步说明无论是把自我理解灵魂和身体的统一体还是灵魂,笛卡尔都认为爱与渴望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且都是以“我”为标准进行判断。因此笛卡尔关于爱的理论颠覆了中世纪客观的爱的秩序。最后他认为笛卡尔的爱的概念实际上作为偏爱而与自身的含义不符合。


12月25日下午,本次大会的闭幕式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教授主持,并开展了两场主题讨论。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南开大学的贾江鸿老师。从学界关于笛卡尔对人与动物的理解为切入口,贾江鸿老师重新探讨了笛卡尔的机器问题。贾江鸿老师认为,无论是说人是机器或者动物是机器在笛卡尔那里都缺乏文本依据。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以“是”或“不是”来回答。因为这首先涉及两个更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是机器?什么是实体?贾江鸿老师强调,笛卡尔的“机器”并不完全等同于“机械”,笛卡尔“机器”首先是与“运动”尤其是“自运动”相关。就此而言,人和动物乃至人造机器在笛卡尔那里都有“机器”的成分。但是,人区别于动物和人造机器的地方在于,首先人有“语言”和“理性”;其次,虽然动物也有感觉,但人的感觉之中总是包含理性的成分。这种感觉关乎的是人内在的不朽灵魂,亦即人是完全的实体。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海南大学的黄启祥老师。黄启祥老师探讨了笛卡尔的“求真方法”与“求生准则”之间的张力关系的问题。这种张力关系体现在,笛卡尔按照求生准则所认为的应当尊重的东西,比如天主教教义,他自己是否能以“求真原则”为基础加以理解?如果不理解而又遵循,这其中是否存在一种矛盾?黄启祥老师认为这背后涉及笛卡尔的思想原则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与传统道德信念相协调的问题。这两者的冲突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也是各个时代的学者在研究中都要面对的状况。黄启祥老师认为,笛卡尔的求真方法与求生准则虽然表面上看有一定矛盾,但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重建真理的大厦。这也为当代学者的科学研究带来了一些启发。

最后,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笛卡尔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钱捷教授作大会总结致辞,对各方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总结了本次大会的学术成果。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