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罗莎•卢森堡著作的研究和出版”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8-19

最近30年来,罗莎·卢森堡研究在国内外呈持续升温之势。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将“罗莎·卢森堡著作的整理、翻译和研究”列为重大招标项目并于当年立项。在此背景下,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罗莎·卢森堡著作的研究和出版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9-3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德国、美国和中国的专家50人,主要围绕卢森堡著作研究和出版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讨论。

一、梳理罗莎·卢森堡著作的出版和传播情况

卢森堡著作的全集最早由德国柏林迪茨出版社以德文整理出版,分为5卷本的著作全集和5卷本的书信全集。会上,德国学者艾薇琳·维特西博士介绍了卢森堡著作的最新出版情况,指出,德国在已有的5卷本卢森堡全集的基础上,2014年新出版了收录卢森堡部分未发表作品的第6卷,目前正在编辑第7卷。新近发现的卢森堡波兰文著作《民族问题与自治》和《1905-1906年的工人革命》也已于2014年译为德文出版。

关于卢森堡波兰文著作的具体情况,波兰学者霍尔格•波利特博士作了详细说明,指出,卢森堡的波兰文著作约有3000页,其主要议题是波兰问题和工人的社会民主运动发展等问题,由于它们大多数都是为当时欧洲的工人地下刊物而写,而且有不少是匿名的,所以并不为人熟知。发现这些文献主要是靠卢森堡留下的书信,特别是与约基希斯的通信提供线索。目前,卢森堡研究在波兰并不受重视,所以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波兰文献并将其翻译成德语和英语流传后世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于卢森堡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情况,人民出版社邓仁娥编审指出,卢森堡著作最早的中文版可追溯到1927年3月中国新文社在上海出版的由陈寿僧译、胡汉民校订的《新经济学》。1958年、1959年和1962年,三联书店分别出版了徐坚译《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彭尘舜、吴纪先译《资本积累论》和彭尘舜译《国民经济学入门》。改革开放后,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和1990年分别出版了《卢森堡文选》上、下卷,并于2012年出版了新的《卢森堡文选》,形成了迄今为止在中国国内具有权威性和完整性的卢森堡著作的中文版本。

二、探讨罗莎卢森堡思想的历史定位

卢森堡的思想遗产十分丰厚,经过近100年的时间沉淀,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也逐渐清晰。武汉大学赵凯荣教授认为,卢森堡是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而极具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上,这些重要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理论首创者;列宁和毛泽东主要是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首创者;卢森堡和葛兰西则是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推动者,其理论尚缺乏有力的实体国家支撑,但在不断走向发达的社会主义(譬如中国)或一些发达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中已经得到了某些有力的应证。

在对卢森堡思想进行历史定位的过程中,卢森堡的若干重要理论和概念获得深入讨论。美国学者彼特•胡迪斯考察了卢森堡的总体性概念,认为总体性并不是卢森堡思想的核心概念,而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一种理论表达,因此,在继承卢森堡思想遗产时,必须对卢森堡的理论和概念进行严肃甄别。北京师范大学周凡教授认为,卢森堡的核心思想是自发性观念。他指出,学界以往对卢森堡自发性概念的理解充满了形而上学,实际上,自发性既包含客观性内容,又有主体性向度;既有必然性特征,又有偶然性成份;既有“决定”的要素,又有“自主”与“自由”的空间,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历史哲学问题,而且,在革命实践层面上,它也是卢森堡全部政治策略的理论支撑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宁教授考察了卢森堡的无产阶级生活世界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对当代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由认识论向唯物辩证法的转向,因为它揭示出无产阶级的生活世界是无产阶级以自由为必要条件,以文艺为重要途径依靠自身建构出来的,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这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捍卫和推进。武汉大学李佃来教授考察了卢森堡的政治哲学,认为卢森堡开创了一条适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路线。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观,其思想被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最终形成了以民主为基础的革命理论传统。

三、聚焦《罗莎卢森堡全集》中文版的编译

备受关注的卢森堡全集中文版编译工程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会上,主持这一工程的武汉大学何萍教授介绍了编译工作的意义和构想。她认为,编辑和出版中文版的卢森堡全集是为了满足当下中国研究卢森堡思想乃至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需要。根据中国学者的需要和研究的现状,中文版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充分利用新发现的卢森堡文献,系统地研究卢森堡的思想,整理卢森堡的文献,编写《罗莎•卢森堡年谱》;二是编辑、翻译和出版12卷本的中文版《罗莎•卢森堡全集》,展示出一个真实完整的卢森堡。这其中要重点处理好4方面难点:一是卢森堡生平和革命活动的波兰背景和波兰文献,二是卢森堡狱中文献的发掘和研究,三是卢森堡文献解密后出现的新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四是卢森堡与第二国际思想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注释的问题。

会上,学者们对卢森堡全集中文版的编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社会哲学院哲学所李鹏程研究员指出,应该对已出版的全集德文版和英文版进行全面研究,充分吸收其中的优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地位和高度去理解卢森堡的全部著作和思想,把她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等方面的思想作为她的哲学思想的内容,并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展现这些思想的深层内涵和当代意义。武汉大学赵士发教授认为,全集中文版的翻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展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献翻译开始,开创了一套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如今,时代已经发生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翻译卢森堡全集应该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学术语境,创造出新的学术话语,让卢森堡全集走向当代和未来。

总之,与会学者认为,当前的卢森堡思想研究不仅要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理论资源,还要以卢森堡著作的整理、翻译和研究为契机,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激荡交织中展示卢森堡思想的当代魅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新道路的开辟作出贡献。

(吴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