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马克思主义话语符号学理论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12-12



11月27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符号学理论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是武汉大学哲学学科重建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组成部分。包括来自复旦大学等高校及武汉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30多人出席了会议。

上午9时30分,赵士发教授致开幕辞。他欢迎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办学历史和主要研究方向。他表示,话语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施旭教授首先做了主旨为“构建话语研究的中国模式”的报告。他认为,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借助西方文化的强大力量,成为影响广泛的全球性话语,但其强烈的西方中心论色彩,缺乏对文化多元性的重视,导致非西方话语的缺位,加固了人类文化关系的不平等;同时存在着过度重视文本而轻视语境、忽略意义动态变化性等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意在言外”与西方文本中心主义不同的语篇外关注等思想资源,有利于重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新范式。探索和创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模式话语研究,有助中国文化自信、让世界理解中国,也将推动话语研究走向多元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廖圣清教授以新闻传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为题,着重阐明了构建话语体系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建立,并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个方面,分享了如何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的看法。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以话语多元化及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为题,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新儒家等多元话语对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体系的冲击,原因在于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与抽象化。她还结合与国外学者交流的经历,认为判断某一话语的可接受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达者的地位和状态,话语表达的技巧不是整个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话语背后的实力以及话语表达的内容才是话语能否被接受的关键。

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唐小林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郭冰茹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郭勤教授、武汉音乐学院胡艺华教授、武汉大学陈曙光教授和赵凯荣教授等分别就“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美国网络话语体系构建与中国网络安全”、“权力与话语”以及“话语体系的特殊性与民族性”等主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此次跨学科交流研讨会议,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碰撞拓展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启迪了中国当代话语体系研究的新思路。(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