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来我院讲自由的原理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3-19

本网讯(通讯员:牛尧)3月17日,应我院邀请,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来院访问交流。下午14:30,黄教授在哲学院107大报告厅为哲院师生做了题为“自由的原理”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外国哲学教研室副主任潘磊主持。我院的苏德超老师、杨云飞老师、萧诗美老师、计算机学院的蔡恒进老师以及来自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和1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13e034ec43a8867a2fbec2d84ead7e2

黄教授首先从问题的来源讲起。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与认知当中,有一些所谓的“源初词”,它们是理解世界和人的基础概念,历史就是以这些基础概念为路标展开的。黄教授认为,“自由”隐藏在这些源初词背后,一旦被发现,就爆发出重大的影响力,堪称“概念核弹”。正如核武器的发明和应用永久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一样,“自由”的发现也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黄教授指出,“自由”最早作为“自由意志”被提出,目的是为了回应恶之难题的挑战。但是,随着思想的发展,“自由”超出了基督教神学的范畴,带来了实践领域的变革。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人的身份的认识发生了剧烈变革,逐步确立了人—神、人—人之间都是自由关系的新观念,并在此观念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所有权”思想。而“所有权”的确立,正是现代国家、现代社会的建构与组织原则。可以说,“自由”的发现与发挥,是现代社会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在康德看来,自由是人类一切伦理行为的基础,拥有绝对的自动性和自主性,无需任何外在的条件,能够突破因果链条的束缚。这就使得作为自由存在者的我们能够跳出唯一性,永远处于开放性之中,永远面临选择。从这种康德式的自由理念出发,黄教授试图推演出关于自由的原理体系。黄教授认为,自由使得自由的存在者能够开创可能性而处于可能性之中,拒绝必然的唯一性和封闭性,使得自主性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跳出动物性的本能,而不仅存在于“当前”。这就使得我们成为了真正“历史性”的存在,处于本源的整体性,即时间性和历史性之中;对于自由的存在者而言,不存在一切已完成了的东西。于是,自由使得自由的存在者作为未完成者而永远拥有额外的可能性,得以超出自我、超越自然,突破自然本能,从而拥有自主的生活,而不仅仅是自然的展开。同时,由于自由使得自由的存在者有自己、从而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因而自由使得我们对生活的筹划成为可能。这又进一步地使得自由的存在者有了自己从而具有真正的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由的存在者发现了绝对的他者。自由的存在者们存在于相互性之中,相互对视、相互期待、相互理解,从而为进入合作并建构共同体提供了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自由使得自由的存在者存在于伦理关系、社会关系之中。自由确立了个体先于整体,权利优先于责任等现代原则,从而使得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得以可能。与此同时,自由还使得爱得以可能,进而使得团结成为可能,最终使得共同体成为可能。

讲座的最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杨云飞副教授、苏德超教授,计算机学院的蔡恒进教授先后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及回应。老师和同学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黄教授一一给出了回答。

(图片:陈杰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