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和实践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11-19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吴根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和实践路径研究》,于2014年11月14日顺利举行开题报告会。此次开题报告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323会议室进行,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麟凯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担任评议专家。教育部社科司高度重视此次开题报告会,社科司司长张东刚教授、社科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教授亲自莅临指导。开题报告会由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沈壮海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课题组首席专家吴根友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刘固盛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华教授、哲学学院徐水生教授以及部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首先由骆郁廷副书记致辞。骆书记代表武汉大学向远道而来的教育部领导和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他介绍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研究团队的发展历史、研究特色和综合实力,肯定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发挥文史哲专家从事深度学科交叉研究、团结国内外相关领域同行专家等方面起到的重要平台作用。他对由吴根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和明确的要求,希望课题组不辜负教育部领导、全国通讯评审专家和特邀专家的信任,把这一重大攻关项目做好,最终取得优秀的结项成果,为武汉大学人文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骆书记最后表态:武汉大学将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接着,课题组首席专家吴根友教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课题设计及研究计划等内容。他指出,本课题组将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定位为属于古为今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大范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同志多场合、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们认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将课题的总框架设计为:以毛泽东“古为今用”的思想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与文化创造的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对焦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资源,从道德文化的观念形态与实践途径两个层面研究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资源,在观念层面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在实践途径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在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四个层面的践行途径的合理之处进行研究,为探索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结合方式提供可以资借的途径与方法。他进一步介绍了课题结构的四个层次: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主要观念及其现代阐释、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实践形态及其现代改造与利用、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联系、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在当代实践的多元途径探索。课题的基本内容按照“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和“经过现代阐释的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如何实践与落实”这两个层次的思维逻辑,具体展开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观念形态的内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实践途径与方法及其对于今天实践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启示意义,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如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联系,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落实并成为当代优秀道德文化活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根据上述思路,课题组共设计六个子课题,分别研究:传统儒家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道家、道教和佛教中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历史实践形态及其现代启示,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途径,以及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在城镇、乡村、社区、家庭中的运用研究等问题。吴根友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力量和重要侧重点。他特别强调,实现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对接是本课程理论创新的关键;而突出实践的品格、探索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在当今社会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则是本课题的重中之重。

徐水生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对吴根友教授的汇报做了补充,指出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有意识地参考、借鉴传统道德文化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传播方式,如《增广贤文》、各类俗语等。

在听取了吴根友教授的汇报和徐水生教授的补充发言后,与会的专家和领导针对课题研究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而极富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冯天瑜教授首先肯定课题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子课题的设计也准确合理。他建议:在思考新时代的人伦关系时,还可以结合当代社会实际存在的问题,增加对“官——民”关系、“劳——资”关系、“医——患”关系的关注。此外,在梳理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时,需要注意传统的“私德”很系统、很丰富,但是“公德”有所不足。他还结合出国旅游国民在境外的一些不文明表现,指出传统道德文化对于“熟人社会”十分关注,但对于“陌生人社会”关注明显不足。唐麟凯教授也肯定了课题所具有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提出:在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对“传统”、“传统文化”等范畴的构成、特点及其发挥效能的机制、途径等做出适当的梳理;在确立研究思路时,需要明确究竟是从文本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他建议,在探索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实践路径时,可以从社会调查入手,摸索、总结那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的具体机制和规律性的东西。姚新中教授提出,“传统”是活的、流动的,因此,在阐释“传统道德文化”时,必然面临一个选择和过滤的问题,即:什么是“优秀”的?他还指出,需要摆脱中体西用的观念,站在“长现代化”的宏观视野来理解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他认为,“实践”是本课题的核心与价值所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政府主导与民间自发推动之间的关系,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利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更广阔的视野。喻立平教授认为课题组的团队很强、课题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方法路径可行。他建议,课题研究可以结合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入手,关注价值观、信仰缺失、心灵缺乏根基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百多年来传统文化的根被斩断有关。他指出,课题可以从大处着手,从本体论层面,从哲学的、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当前道德领域的严重问题。他还从实证的角度,结合湖北省委宣传部所开展的家庭伦理和道德培训工作,提供了很多鲜活的个案和极具操作性的实践举措。

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也先后做了重要指导。教育部社科规划处徐青森处长指出本课题的选题具有重大的非凡的意义。他肯定了此次开题报告会是一场高水平的开题论证会。他相信最终的课题成果将在理论研究、实践路径探索和传播普及等三方面都能取得丰硕成果。他尤其期待课题组能顺利完成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三字或四字诀、新家训的编撰和出版。他希望以吴根友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能突出重点、凝练方向,进一步完善设计,集中精力,做出几个标志性的成果,提交出高水平的咨询报告。

随后,社科司张东刚司长发表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国内国外等多个场合几十次讲过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是逢会必讲。他希望课题组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历次讲话精神,最终来说明,今天之中国、未来之中国是从历史之中国走来的,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割裂的;今天的我们承担着伟大的、文化创造的新的历史使命。今天的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文化中国都是从历史上走来的,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课题的价值也就是在这里,即: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依法治国,要实现德治和法治辩证统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传统道德文化非常重要。在当今中国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传统道德文化同样重要。从助力于新文化、现代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传统道德文化),课题的现实意义非常强,难点就在现代转化。正如有的专家提出的,要界定什么是“传统”,“传统”当中“优秀的道德文化”是什么。这里涉及到一个选择的标准问题。每个时代的精华标准、糟粕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确定合适的选择标准,是这个课题的一个关键。怎么样与时俱进,根据现代的标准,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合理内容,这是课题的一个前提和基础。然后才能说哪些是要做现代阐释的合理内核,然后再说它的选择方式和路径。课题研究很多时候是方法论的问题,方法论出了问题,方向就出问题了。在这个基础上,阐释它的现代价值、思想价值、精神价值。之后才是实践路径。现在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孩子们穿着唐装,摇头摆尾,就是“弘扬”了?这还很不够。实际的核心问题,是抽象的、内在的五千年中华之精神,以各种形式传承。真正的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实践的核心。核心是精神,载体是各种形式。围绕着精神的传承,培养一些喜闻乐见、符合不同群体的形式。要从“两个巩固”的高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课题组不仅仅是历史研究,更要从德治和法治辩证统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等几个方面来梳理。这个课题的现实感非常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怎么能够现代转化,不仅仅靠贴标语,怎么入脑入心。要通过一些载体和形式,中国传统上有很多很好的形式,老太太一个字不识,可是人间世故、大道理一个都不少。所以,要挖掘这些形式背后的内在的精髓的传承,这些是中国人的基因。因此,这个课题是理论研究,更是现实研究。张司长希望课题组学习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集中优势兵力,突出综合性,加快研究,多呈报一些好的咨询报告,让成果及时转换,当下变成生产力。他预祝课题组取得丰硕成果。

吴根友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指示和宝贵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表态:将马上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充分汲取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课题评审书,并上报教育部社科司。他表示,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将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协调各方力量,并积极与湖北省委宣传部联系,力争高品质的完成课题,尤其是提交出高质量的咨询报告。

最后,沈壮海教授对此次开题报告会做了简要的总结。他代表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对课题组提出具体要求,希望以吴根友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会后认真研究会议记录,根据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宝贵意见,争取高质量的完成课题。不仅三年后要结题,而且每年都要有成果,要及时上报到教育部。最后,沈教授预祝课题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现代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作出武汉大学的贡献。

(整理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