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3-05-15

——09宗教班赴白马寺毕业实习侧记

2013年3月22日,在即将毕业之际,我们哲学学院09宗教班所有同学一起组成了实践队,赴洛阳白马寺进行了为期半月的毕业实习。实习的主题是“以洛阳白马寺为例考察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我们通过听课、实地考察、采访、问卷调查和与方丈座谈等,对白马寺的建立、发展和现状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令我们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有了进一步的熟知,并对其未来抱有美好的展望。

 白马寺大门

白马寺大门

我们是由我院桑靖宇教授带队来到白马寺的。实习第一天,我们先听了一堂关于白马寺历史文化的授课,对白马寺的建立、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大致了解,但是可惜的是,由于历史上关于白马寺的记载文献本身就不算丰富,所以很多东西,就连授课的老教授也不能给出解答,但是此次听课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受益匪浅了。接着,我们随一位负责接待来客的师傅一起参观了白马寺,熟悉白马寺的各处建筑设施。

白马寺里面除了僧众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组织——日常事务管理办公室。为了了解白马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情况,我们在采访僧人的同时还对该组织负责人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我们得知,作为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白马寺从来就拒绝各种与商业性质挂钩的活动,而他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这座寺院能真正配得上“中国第一古刹”的美誉。他们坚持的方针简单地概述为八个字——维护传统,保持清净。

 采访行政管理组织负责人

采访行政管理组织负责人

我们向白马寺周边居民以及来白马寺的游客发放了问卷,对他们进行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有着根深蒂固不可撼动的地位。关于对白马寺的印象,大部分人都不仅仅把白马寺看成一处旅游景点,而是把它看做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当然,在接受采访的人中也有一些对佛教存在不理解或理解偏差的人。比如白马寺周边的特产店的商家们,他们根本就不会关心佛教文化到底是什么,而白马寺与他们的唯一关系就是,白马寺维持了他们的生计。期间,甚至有一个商家在拿到我们的问卷的时候,第一句话问的居然是:“佛教是啥?”真是令我们啼笑皆非。

问卷调查

此次实习对我们而言收获最大、意义最深刻的一项活动便是与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的亲密座谈。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了解了白马寺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更多的是因为,在交谈中,方丈的处世态度和大智慧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于我门而言,与其说是一次交流,不如说是一次聆听,一次感悟。

在此次实习期间,我们还恰好遇到了驻马店南海禅寺界承法师的升座大典,于是随白马寺的僧人团一起前往观礼,返回途中又参观了平顶山大香山寺。这些都在我们的实习计划之外,却给了我们意外的收获和惊喜。各地的寺庙由于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的些许差别,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南海禅寺的雄伟壮观,以及升座庆典的声势浩大,着实令我们叹为观止;大香山寺依山而建,每到一个殿堂,就要爬一节陡坡,这也令我们感慨良多。作为佛教文化的共同载体,与白马寺一样,这些寺院也都是在努力维护着传统,保持着自身的清净。

南海禅寺观礼

在实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还去了龙门石窟,从艺术造像的角度考察佛教文化的历史。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规划得也算合理。那成千上万的石窟雕像,又给了我们新的冲击,我们感叹当时人的智慧,同时也感叹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龙门石窟实地考察

从3月22日到4月5日,我们在白马寺一共待了15天,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期间,我们与寺院僧人一起上早课、过堂,切身体验学习佛教礼仪和文化。过去在课本上学到的关于佛教的知识得到了验证,同时又收获了新的体悟。这是一次将知附于行,用知指导行,在行中检验知的,知行合一的实践,于我门而言,感受非凡,意义重大。

与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合影

作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从成立以来发展至今,经过历史的沿革动荡,始终坚持着自身的特色和理念,于今日的浮华尘世中保持了一席清净虔诚之地,为浮躁不安的都市人建立起一片心灵的后花园,让我们一起为白马寺的明天祝福。(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