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工作、服务他人的“红霞”老人——哲学学院老党员朱传棨教授创先争优先进事迹之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1-03-09

朱传?教授虽然离休近20了,但他没有因此“闲居”起来,而是不断关心学校发展,积极开展离退休教职工工作,脚踏实地,助人为乐,深受师生好评。

心系学校发展,以良好的学术素养信服人

虽然离开了一线的学术及教学工作,但他依旧长期担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编辑。编辑的报酬不算高,但对学报的影响却不小。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成为“名栏”。按教育部规定,有了“名栏”进而被评为“名刊”。而《武汉大学学报》也顺利成为全国20家名刊之一。他已经离休,按理应该休息了。学报请他做编辑的理由是放心,对他端正的学术品格和扎实的学术素养的放心。

心系离退休教职工,以踏实工作的精神鼓舞人

他在工作中依旧像离休前一样,勤勤恳恳做事,不断发挥自己的力量。他是哲学学院老教授协会的主席、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组长,也是学校老协的委员,有不少事情要做。首先是要开不少会议,要写不少的发言稿,要安排工作任务。一些一线的老师退休,常常会有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感到自己不能再实现自身价值。朱教授会登门拜访,做思想工作,还会组织活动,使这些老师尽可能走出心理障碍,转变角色。他还要经常了解离退休人员的想法、困难,反映给学院和学校,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由于他办事积极公正,为人热心,不少老同志很愿意和他交往。每年春天、秋天,他积极向学院反应,组织老同志携家属郊游,让老同志们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这既有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去年他还组织老同志去木兰天池秋游,组织老年人重阳节爬山等。他的这种踏实工作的精神鼓舞了每一个老同志。每次只要他组织的活动,大家都会尽力克服各种困难去参加。

心系困难和病弱的老人,以助人为乐的情怀予以积极帮助

他关心他人的工作做了不少,很多事迹被大家传扬。比如每年春节,他会以老协的名义去探望不能活动的病号。有的老人患有重病,他就买些礼物,前去探望,送去温暖。学院70多岁的退休教师张华祥,耳聋多病,老伴也已经去世多年,其近40岁的女儿是精神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朱教授常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并联系学院为他们安排送饭。80多岁的他常顶着酷暑忙前忙后。张华祥去逝后,朱教授又协助操持张华祥后事、妥善安置了其女儿。他曾说:“多关心些别人,自己虽然辛苦一些,但也安心些。这个事情总得有人做。”有一年的除夕前夕,一位老师大腿骨折,身边又无亲人,朱教授得知后,及时报告学院联系急救车,陪同前往医院,并垫付数千元住院费。今年春节刚过,这位身边无亲人的老师患又急病住院,朱教授天天去医院看望,并垫付两千元住院费。在前不久的新校长座谈会上,朱教授代表老同志们发言时说:“我还要鼓起干劲,把老协的工作做好。”

朱教授不断地读书、写作、开会、组织活动、帮助他人,依旧像没有离休时那样繁忙。他的为人与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2001年,他荣获得“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他获得“武汉大学离退休先进个人”称号,除此之外,他还荣获多项学术获奖。朱教授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他还有许多工作等着去完成,还有不少想法等着去实现,可以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如陶德麟教授祝贺他80华诞说的,“好趁红霞再据鞍”。(刘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