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国学院(挂靠)  >  讲师

师资队伍

沈庭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22

 

姓名: 沈庭


 

性别: 男


 

职称: 讲师


 

是否在职:是


 

所在学科:国学、宗教学


 

邮箱地址:

 

简 介

 

2003年进入武汉大学宗教学本科专业学习;

20136月,在武汉大学宗教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20139月至20149月,美国天普大学宗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410月至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中国佛学、中国宗教思想史、比较宗教学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宗教研究

 

 

开设课程

 

宗教学专题、中国佛教史、《老》《庄》研读、道教概论、《老》《庄》导读(全校通识课)、“中国哲学智慧”(全校通识课)、“四书”导读(全校通识课)

 

 

主要论著或代表作

 

论文(均为独著):

1.《设立‘国学’一级学科是当务之急——第四届全国国学院院长高层论坛会议综述》,《光明日报》2015713日第16版。

2.《返归本心抑或正闻熏习?——佛学理论对当代道德修养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1期。

3.《论章太炎哲学思想内在矛盾的本体论原因——以“种子说”为中心》,《哲学动态》,2016年第4

4.《整全:当代高校国学教育的一个内在规定性》  ,《国学与大学德育》论文集,20169月。

5.《淹博、识断、精审并重的哲学巨制》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6.16

6.《明清之际中西哲学对话的核心议题、基本成就和主要特点》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9辑(2016)。

7.《佛法的终结与时间的神圣性:论慧思“三时”思想的思想史特征及其宗教哲学意蕴》,《慧思大师天台思想研究》论文集,2017.1

8.《晚明佛学性相融通论研究》,《中国哲学心性问题的现代性阐释》论文集,2017.12

9.《民国时期武昌佛学院的教育理念、办学方式及其现代启示》    ,《吴越佛教》第12卷,2017.11

10.《再论近代奘传唯识学复兴的原因及其本质》,《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11辑。

11.《熊十力对“种子说”的批判及其对佛教心性本体论的扬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2.《“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之争:太虚的种子说及其佛学思想的内在张力》,《哲学动态》,20146月。

13.《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哲学评论》(coming

 

著作:

1.《从非本体到心性本体:唯识学种子说在中国佛学中的转向》,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4

2.《中国宗教史》,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武汉大学自主青年课题“晚明唯识学思潮研究”,主持。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释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JZD040),参与。

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4JZD034),参与。

4.武汉大学自主青年课题“近代佛学的理性化趋势研究”,主持。

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地方宗教文献与汉传佛教世俗化研究”,参与。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

 

1.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2.     “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     “第七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参与)。

4.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优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