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风采 · 正文

“中国哲学的历史书写:素材、策略与方法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2-09-19

本网讯:(通讯员刘佳源  陈瀚钊  高金鹏)9月17-18日,“中国哲学的历史书写:素材、策略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主办,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协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江海学刊》杂志社、《学术研究》杂志社、《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等新闻界和出版界的编辑记者近100人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内容涵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多个领域,分主旨演讲以及七个分会场进行,学者们就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

郭齐勇教授作大会主题发言

主旨演讲环节由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作题为“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与主体性”的主题发言。郭教授指出,哲学史就是问题史,中国哲学史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应当引起重视,并列举了中国哲学关注的六大主要问题,认为与西方哲学相较,中国哲学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当自觉建构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

杨国荣教授作大会主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作题为“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主题发言。杨教授认为,中国哲学作为哲学,集理论性与历史性、生成性与继承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应当建构有历史的哲学与有哲学的历史,二者不可偏颇。在哲学史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其历史演化的内在脉络,也要注重现实的形态。

17日下午两场线下学术报告会分别由武汉大学储昭华教授和秦平教授主持。12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意义。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从个体层次、社会共识、时代思潮诠释了他对哲学史书写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理解。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以清代卷的写作方法论为例探讨“中国哲学通史”的通与专问题。他认为《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的发布为后人提供了视野与启迪。暨南大学高华平教授围绕《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的书写方式、方法的创新与贡献、启示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华中农业大学萧洪恩教授结合自己撰写的少数民族哲学卷阐释了珞珈中国哲学传统。武汉大学文碧方教授分别从胡宏与二程洛学、胡宏与《中庸解》、以胡宏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对朱熹的影响三个维度讲述了胡宏湖湘学形成的渊源及其影响,梳理了作为湖湘学派的开创者胡宏的思想脉络。武汉大学胡治洪教授分享了写作《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的感想,他认为研究者在写作中应当重视一手文献,并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哲学未来前景的信心。湖北大学周海春教授以《论语》中的“孟懿子问孝”章为例阐释了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问题,指出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可能仍需处于“哲学在历史中”而非“历史在哲学中”的状态。华中科技大学廖晓炜教授通过对比胡适、冯友兰、劳思光三者撰述的中国哲学史,指出未来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既需要体现相对于常识的哲学性,也要突出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内在特质。武汉大学谢远笋老师从《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所概括的中国哲学之特质出发,指出生命体证与对中译西方哲学概念的使用之间存在着张力。 暨南大学黄燕强教授分析了中国哲学史书写背后的时空观念维度,对时空本质的思考奠定了对观念与客观环境关系的理解。暨南大学刘依平老师从“学术版”一词的意义、新的书写范式、创新性三个方面呈现了《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的学术意义,并在文献的意义上提出将其数据化的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王博老师概括了现当代中国哲学的三种理论路径,指出方东美以哲思和诗境融合作为中国哲学特质,萧萐父先生以“纯化”与“泛化”相结合的方法勾勒中国诗化哲学形态,张世英区分诗性与非诗性以体现语言的诗性特征。

线下学术报告会学者讨论

18日上午,三个分会场的五场学术报告会线上进行。第一分会场的学术报告会先后由武汉大学文碧方教授和刘沁老师主持。四川大学李景林教授认为哲学方法实质上就是哲学的内容和展开他自身的方式、次递、程序和历程。他主张将方法收归内容,从中国学术传统中整体性和创造性地转出来,通过中国经典及其意义系统的重建来面对时代问题,找到现代中国哲学自身的研究方法和书写方法。北京大学郑开教授分享了诉诸哲学史以论哲学的几点思考。他认为哲学史与哲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讲哲学要通过讲在哲学史来进行。在这个线索下探讨中国哲学史的开端,就需要通过梳理哲学史来发现哲学突破,进而在这个方向下努力探求中国哲学独特的理论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陈霞研究员从七个方面介绍了贺麟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的创新研究。一是面对现实,应对危机;二是立足传统,华化西哲;三是另类的体用;四是改革道德,转向现代;五是加强推理,构建心学;六是知行合一新论;七是辩证直观的认识论,这七个方面全面且深刻地反映了贺麟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贡献。湖南大学陈仁仁教授主要从易学的哲学史意义和易学哲学问题、易类出土文献的分类、易类出土文献对理解易经哲学的意义、易类出土文献对理解易传哲学的意义四个方面,讨论了易类出土文献的哲学意义问题,凸显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主要以古典文献的现代诠释为中心,讨论了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方向、新方法。他主张当今中国哲学史研究要有两个意识,一是历史的意识,指从古典典籍中梳理传统思想中的实践价值。二是关注当下的问题意识,即从具体实际中把握时代问题,书写有价值的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认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存在两条线索的交融。他从“依据出土文献展开的先秦秦汉以及黄老道家研究”“从政治思想角度展开的先秦名学研究”“以中国哲学为中心的日本汉学译介与研究”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当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应回到思想史的原貌,在“泛化”前提之下,才能提炼出“纯化”,在“返本”基础上,才能“开新”。深圳大学问永宁教授谈及了他关于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思考。首先,哲学史是漫长的写作过程,需要一步步澄清与推进。其次,在民族哲学写作方面,他认为民族是动态发展的,相应的民族哲学研究不能一概而论。最后,他建议本系列丛书可以注意宗教哲学方面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匡钊研究员阐释了他对中国古代身心问题的理解。他指出,身心问题是一个谈论中国哲学可能的角度,中国古代主张身心一体的背后原因是来自隐喻的形成范式,即内外关系的方位隐喻。内外原是方位关系,后被隐喻到身心关系,这关系着中国思想背后的思维模式机制。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第二分会场的学术报告会先后由武汉大学李健君教授和肖航教授主持。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关注经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他认为经学作为中国传统的主体内容,在晚清以后面临西学冲击而被材料化,故只能在义理上被纳入哲学化的儒学之中以寻求现代价值,经学的复兴不应复旧,而应是儒学面向当代社会的延展。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回顾中国哲学研究的百年历程,指出自民国到1980年代,中国哲学史的书写由哲学自觉转变为重视特殊性,而在1990年代以来由重视特殊性的保守面向转进至主体性的建构,未来则应采取交互主体的对话模式,不断开放与丰富自身。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丰研究员指出,历史学界针对哲学界的宋明理学研究而提出“宋学”概念,意在指责后者重视概念阐发而脱离社会联系、以理学为主而窄化了“宋学”的内涵,由此体现思想史与哲学史视域的差异,他进而认为两者应相互借鉴与吸收。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指出,《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既在时代、学派与人物、中华民族思想、理论逻辑等方面体现了全面性与贯通性,又在哲学观、对文献的客观反映、提供思想资源、回应普遍哲学问题等方面体现了深刻性与指导性。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以浙东学派的历史哲学考量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他认为“道”虽然不变却通过“气”表现为独特状态,因此历史应当是对有意义事件的记录,哲学史的书写也应使中国哲学的独特内涵面向当前时代而重新显现。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指出《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超越了摹仿西方哲学、教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依傍其他中外哲学形态等构建中国哲学的范式,充分结合中国哲学的生命学问向度与家国天下关切,实现了中国哲学史书写的范式转换。《学术研究》杂志社罗苹副主编指出,以新方法重写中国哲学史出于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反应,但未来应以补写中国哲学史为重,应融汇多学科、全方面的研究以补写出系统的形而上学,《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在此意义上具有典范意义。天津社会科学院张永路副研究员比照《国语·楚语》与上博楚简《昭王毁室》,说明《国语》的编纂基于春秋时期的事语类文献,这体现了早期文本以章为单位布局、增减故事的文本结构与生成模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第三分会场的学术报告会由武汉大学沈庭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吴震教授以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为背景审视了《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的出版,吴教授认为该书以通史为书写形式,以学术性、思想性为根本追求,以对中国哲学做贯彻的了解为根本旨趣,全书在时间上打通了上下数千年,重视方法论上的创新,是最具深厚学术分量的成果之一,这本书的出版也必将留下辉煌的篇章。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以侯外庐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中对“过渡时期”的特征描述“变”为引入,讨论了“过渡时期”的哲学建构与写作,干教授介绍了该时期“时代问题”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表达了他对《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如何处理康有为和章太炎在“哲学史”中的定位等问题的期待。兰州大学陈声柏教授认为,公孙龙研究是现代学者们在“以西释中”的主流范式影响下发掘建构的结果,有必要回归文本找寻公孙龙的本义。陈教授认为《坚白论》的真正主旨是:通过坚、白两种性质在“定”“兼”“藏”三种“位”中的“正名”分析,揭示事物“性质(实)”的三种不同涵义:石之坚、白特性;物之坚、白共性;离之坚、白自性。西安交通大学龚建平教授从对“疑”“惑”之异的辨析切入,谈及对孔子的道德理性与为学路径的认识。他认为,孔子哲学中包含“下学”需要且必须“上达”与“一以贯之”的哲理,“下学上达”的认识旨趣决定了儒家认识论的现实品格与理性传统,是“闻道”的体现。

会议闭幕式由武汉大学孙劲松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廖璨璨教授作学术总结发言,吴根友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辞。

最后,郭齐勇教授对学者们对于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术总是在继承前辈学人学术衣钵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做好中国哲学的一次尝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吾辈学人不断克服,从而更加深入地做好中国哲学。至此,本次“中国哲学的历史书写:素材、策略与方法论”研讨会圆满落幕。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