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赴阿伯丁大学哲学暑期学校交流项目顺利完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网讯(通讯员李沁嫣)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深化国际院系合作并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哲学学院于7月26日至8月9日组织师生共14人赴英国阿伯丁大学,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师生共同参与哲学暑期学校。在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中,团队通过跨校研讨、文化体验、专题课程学习及实地考察等多元形式,系统了解了英国文化传统与各高校哲学教育的特色模式。此次国际交流不仅有效提升了参与学生的专业素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更为深化校际哲学学科合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学思践悟——哲思课堂促成长
本次暑期学校中,阿伯丁大学8位教师围绕人工智能、环境保护、游戏伦理等前沿社会议题,为师生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哲学思辨的盛宴。课程设计涵盖分析哲学、伦理学等核心领域,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哲学问题。
在分析哲学模块,课程沿着弗雷格与罗素的理论脉络展开,引导学生思考"无限"的本质、"不存在的事物"如何被描述等经典命题;伦理学教学则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既结合现实案例探讨医学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实践困境,又通过虚拟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环境中的道德界限,形成现实、虚构与数字三维伦理的对话;认识论课程别具匠心,教师不仅生动呈现了"盖梯尔问题"的核心争议,更将中国哲学经典"濠梁观鱼"改编为新的认知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确定性的深度追问。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创新采用"知识讲授-情境研讨-跨文化对话"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既系统传授哲学理论,又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启发思辨,更融入中英哲学资源对比,使课程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活力,为学生搭建了理解西方哲学传统、反思本土哲学智慧的立体化学习平台。
行有所见——文化交流拓眼界
在阿伯丁交流期间,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苏格兰文化与历史提供了宝贵契机。同学们穿梭于拥有厚重历史感的阿伯丁大学国王学院校区,感受其温润开放的学术氛围,并在身着苏格兰传统短裙的志愿导游的带领下,沿国王街漫步,走向海风吹拂的港口区,聆听城市故事。周末的文化之旅尤为精彩:同学们专程前往爱丁堡,探访山顶威严的城堡,在古炮铜锈与熠熠生辉的王室珠宝中触摸历史痕迹,并在夕阳下的卡尔顿山俯瞰老城尖顶与新城街道交织的壮丽全景。此外,同学们还亲身体验了保龄球与苏格兰传统舞蹈,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苏格兰文化的热情与活泼。
思有所悟——跨国哲思启新知
阿伯丁大学哲学暑期学校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极为宝贵的交流平台,既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也是一次深度浸润的学术探索,更成为国内兄弟院校间朋辈互动的重要契机。在为期半个月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于文化认知、学术素养、朋辈互动等多维度实现了个人成长与学术视野的拓展——从异域文化的碰撞中深化理解,于哲学思辨的碰撞里激发新知,在同龄伙伴的交流中拓宽格局。此次实践经历让同学们收获满满,感触良深:
2024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孟逸然:在阿伯丁大学哲学暑期学校的两周,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思想漫游。分析哲学视角下解读中国哲学典籍的课程,打破了我对哲学研究的固有认知。课堂讨论里,多元观点碰撞,拓宽了认知边界。课余时间探索阿伯丁城镇,也让我体会到了异域的风土人情。这段经历,是思维的重塑,让我以更开放的姿态,探索哲学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看世界的新眼光 。
2022级哲学强基班张芷悦:Jesper Kallestrup老师带来名为Knowledge and Virtues的课程。在上午的课程中,我通过老师的讲述了解了关于Knowledge的定义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各种类型的盖梯尔式反例。在下午,老师围绕上午课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三个讨论问题,我与组内其他成员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尝试构造新的盖梯尔式反例,获得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尝试引入美德认识论等新的学说和视域来帮助处理盖梯尔问题。
2022级哲学强基班曲劲羽:在阿伯丁大学的两周暑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认识论、环境伦理、比较哲学等多元内容,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积极参与多种话题讨论,了解国外哲学研究热点问题和高校讲座加讨论的哲学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之外,学校还安排了保龄球、苏格兰传统舞蹈、参观爱丁堡等体现英国特色文化的活动,是收获满满的一次出国交流体验!
2023级哲学强基班李莫寒:在阿伯丁的两周时光里,我们的行程充实而丰富。我们全身心投入干货满满的课程,在哲学课堂上,我系统学习了人工智能伦理学的知识,让我对这一新兴伦理方向有了清晰认知,并与其他高校的哲学学生进行了交流学习,收获远超预期。课余时间,又穿梭于当地的街巷,沉浸式领略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深刻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2023级哲学强基班程思宇:阿伯丁的这次交流项目,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神奇且难忘的经历。我们每天上三个小时的课,在阿伯丁大学古老的城堡里学习哲学知识,与国内各大高校的同学们探讨哲学话题,在专业上收获匪浅。课堂之外,我们常常漫步于海边、公园、城市街头,在这座苏格兰的北方小城,新鲜的空气、遍地的绿草地、空旷的海边、罕见的人烟都不再是奢侈品。我轻而易举地被这里的人、景、事所打动,希望和阿伯丁还有下次再相聚的缘分。
2024级哲学大类班陈泰合:交流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既领略苏格兰的多元文化,也近距离学习了认识论、分析哲学以及伦理学的有关内容。从课程教学到小组讨论,课堂成为思想碰撞和观点产出的平台,负责教学的教授们友善、擅长启发性教学,有能力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同学同样参与了此次交流,我们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开拓视野,收获颇丰!
2024级哲学大类班刘颖千:在阿伯丁的两周,我们既参与了伦理学、分析哲学、认识论等课程的学习,也探索了当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在与国外老师以及国内各高校同学的接触交流中,我不仅收获了许多新颖的见解,也拓宽了对传统知识的理解认知边界,并对相关课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
为期两周的阿伯丁哲学暑期学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跨越地域的学术访学之旅,不仅是一次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场思想、文化与友谊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带着对哲学问题的新思考、对异域文化的新认知满载而归。此次暑期交流项目,既有效提升了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为我院与阿伯丁大学及国内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些珍贵的经历与感悟,将如同一粒蕴含思想力量的种子,在同学们未来的学术探索与人生道路上持续萌发、生长,绽放出持久的精神力量。
(图片提供: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阿伯丁哲学暑期交流团队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