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同心抗疫,共担风雨——哲学学院协力共筑疫情防线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2-06

本网讯 (通讯员  邓莉萍)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平静的校园生活。11月22日上午10点在群里发布的一则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各位老师:学院党委根据学校要求,需要组建应急突击队,有意愿报名加入应急突击队的老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党委书记卢昌宁统一指挥,陈蓓副院长任突击队队长,迅速成立哲学学院抗疫突击队,先后28名老师踊跃报名。

11月23日,校外教职工多数被劝返,进不了校门,学校实行了封控管理。住在校外的突击队员提前在系统中报批,获批后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放工作通行证入校。

11月24日,党委书记卢昌宁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早上6:30分,抗疫第一梯队突击队员卢昌宁、严璨、刘慧、黄超、陈蓓、程么娥、丁丽娜、姬建建、李凯、宋柏杨、刘秀慧、程爱丽、阿尔深、廖玉萍等几位老师按照部署分别前往梅园3舍、梅园4舍、梅园5舍、梅园6舍值守。卢昌宁书记提醒大家,严防严守,认真查验,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齐心协力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突击队员们逆流而上,高效实干,竭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排查员”“宣传员”“服务员”。在核酸检测现场,扫码、测体温、现场疏导、维护秩序……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在打包搬运盒饭中,挥洒汗水,一步一个台阶把盒饭送到同学们的手中,手上勒出一道道痕迹也不退缩,只为能让学生按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每一个繁忙的身影都是疫情防控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用坚守使命担当,用全力护佑校园平安。

28名突击队员不辞辛苦、担当作为,克服种种困难,投身于抗疫一线,无私奉献、彰显英雄本色。黄超副院长、王晶瑾老师近期组织学科点评估,线上组织服务数十位专家、多个在线会议,黄超副院长仍然坚持值守,给同学们送餐;王晶瑾老师刚结束评估工作,立刻报名参加突击队工作。突击队员吴昕炜、赵俊华、程萌、邬家桦、宋柏杨几位老师参加搬运餐食为学生服务;周可老师除参加值守外,还帮哲学院六位学生到图书馆借书;李凯老师居住楼栋被封,一解封即刻到岗;盛福刚老师接到流调电话,健康码黄码,连夜申请转码第二天照常值班;孙劲松、沈庭、刘晓飞、张文几位老师一改往日谦谦书生形象,当起了大力士,干起了体力活,为学生搬运餐食、搬桶装水上七楼;刘秀慧老师家中尚有襁褓中的孩子,她克服困难,为着心中的大爱逆行,坚持参加值守,并为队友送去家中的N95口罩、防护服、隔离鞋套、隔离帽、防护面罩、医用手套;廖璨璨、廖玉萍、程爱丽、阿尔深、李懿等女老师防护服里面只穿了短袖和卫衣,敲完一层楼的门做核酸,已经湿透了衣服,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在疫情面前,面对组织的召唤,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入校,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教授、博士教师、行政老师秒变大白、送餐员,穿梭在学生宿舍,架起一道道传递爱心的桥梁。

最好的行动,在当下!爱在左,责任在右。严璨、刘慧副书记及时在突击队群里发布学校的防疫状况,提醒各位老师相关注意事项。并为封控的学生们送去水果和小零食。

姬建建老师一直坚守在疫情最严重的信息学部17舍,早上做突击队员,下午是外卖员,晚上是值班员,早上7:30-晚上11:00,倾情守护着学生,在得到17舍解封的消息时,突然感到如释重负!他激动地说:“从封控开始的二十几度的温度到解封时接近零度的温度,回忆起这十几天的点点滴滴,有一直关心我们的领导老师,有每天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爱并一直支持工作的同学。我们终于战胜了疫情,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办公室主任丁丽娜作为突击队的联络员,从接到任务开始,组建工作群,及时传达学校指示及疫情防控新要求,汇总突击队各项情况反馈到学校,确保突击队员任务信息渠道高效畅通,有些老师因为封控等原因无法到岗值班,她与陈蓓副院长想尽办法,尽量协调让大家兼顾值班与休息。

在得知学院71岁的空巢老人汪金枝腹泻呕吐,身体极度虚弱,学院领导和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探望,黄超副院长和程么娥主任送去学校医院看病;丁丽娜主任协调车辆送其去中南医院;陈蓓副院长全程陪同汪老师前往中南医院检查并帮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在疫情面前,阻断的是病毒,阻不断的是关爱。

哲学学院抗疫突击队员们用一份坚守,凝聚温暖力量,用奉献精神和崇高师德,彰显责任担当。我们坚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阴霾必将散去,阳光就要到来!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