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八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暨武汉大学博士生论坛哲学篇”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11-24
11月21日至22日,由我院承办的“第八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暨武汉大学博士生论坛哲学篇”在武汉二妃山庄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5所高校哲学院系的50多位师生欢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21日上午,会议在二妃山庄主会场晴川厅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郝长墀教授作为会议承办方负责人致开幕词,对各校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介绍了博士生论坛论文遴选的新模式。随后,各校教师代表致辞,中山大学的马天俊认为南北五校博士生论坛不同于一般的专题论坛,跨二级学科的组织形式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博士生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相互批评,十分难得。北京大学的章启群表示参会的博士生作为“第四代哲学人”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他对他们的新思想充满期待。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詹康、复旦大学的林晖和武汉大学的陈江进等教师也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本次论坛作为校际交流平台的重要意义,并对各校博士生在论坛中的表现提出良好祝愿与期待。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在一地银杏叶中留下了美好合影。随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来自中山大学的陈志丹、北京大学的汪志坚、复旦大学的訾阳、台湾政治大学的林俞安、武汉大学的李刚5位博士生依次进行大会报告,报告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现象学、中国哲学等领域。复旦大学的林晖、武汉大学的陈江进、中山大学的马天俊、武汉大学的金志谦以及台湾政治大学的詹康等教师分别对5同学的论文进行了精彩、专业而不乏尖锐的点评。在提问与交流中,博士生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治学态度、学术视野上也有了新的体悟。
21日下午和22日上午,会议的分组报告分别在晴川厅、紫阳厅和临湖厅进行。分组报告尽可能打通二级学科,按照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展开,其内容涵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分析哲学、宗教哲学以及伦理学和美学诸领域。与会学子从各自研究领域开展论文报告,充分研讨,气氛热烈。与会点评专家也从问题意识、学术规范、文章构架、论证方式等角度,毫无保留地与博士生分享个人观点,在学术交流与碰撞中,与会博士生感到获益匪浅。
22日上午11时,论坛闭幕式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参会论文的学术水准,他认为许多论文选题新颖,从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国学术的不断进步。同时,他指出,不少论文对学术前史的梳理较为缺乏,他就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期许。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的章启群教授,作为下一届论坛的主办方代表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表示感谢,用“天时、地利、人和”等词语肯定了此次论坛的精心筹备与成功举办,并诚挚邀请各校师生明年重聚北京。
论坛自开办以来一直是两岸相关高校哲学学子翘首以盼的学术盛事,与会博士生通过论坛这一学术平台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拓宽视野、共享智慧。来自复旦大学的姜维端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南北五校博士生论坛,除了大会报告与我自己的分会报告之外,我还旁听了德国哲学方面的分会报告,每一场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同学们的论文都十分精彩,能够明显体现出学术的前沿与热点研究;点评老师并不一味赞扬,而是针对每篇文章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与指导,让同学们心怀感激。(文:黄金龙 摄相:宋柏杨、于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