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师生收听收看十九大 热议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10-27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哲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十九大精神,并结合实际开展热烈学习讨论。师生的爱党、爱国之情进一步得到激发,理想信念进一步得到坚定。
十九大开幕当天,学院党委在大报告厅设立会场,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近70人收听收看。16个党支部按学院党委要求分别组织党员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收听收看十九大的盛况,并开展学习讨论。有的支部还开展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
十九大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此,师生心情激动,纷纷发表感言。
李佃来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是一部具有宏大而厚重的历史感、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也给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研究课题。作为一名哲学研究者,我应当不忘学者本心,铭记学术使命,在深入学习、解读十九大报告精神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目前的主攻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积极为党和国家述学立论,为推动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李志教授谈到,十九大报告关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十分准确,其中“美好生活”代表我们党对新时代人民的多元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报告还涉及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环境与条件问题,这需要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条件共同推进。一方面,我党需要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党,有效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领导地位,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未来中国发展提供更和谐的外部环境。
民主党派代表彭富春教授还在《团结报》上发文发表感想。他认为: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这是习近平同志代表党和人民对于文化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也是一切文化工作者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如何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第二,要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第三,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第四,要积极与西方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就一定能不断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
博士生费春浩指出,十九大提出了2020年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不可不谓之远大,这一时期正好是我们30岁到60岁这个阶段,正是我们身体力强,极富创造力、大有作为的一个年龄阶段。也就是说这个高远之志是需要我们来完成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所在,所以说要“脚踏实地”。只要坚定初心,明确使命,脚踏实地地在我们各自的领域为人民做贡献、谋福利,那么我们党和国家的鸿鹄之志必然能实现。
硕士生黄丹阳指出,十九大不仅为我们未来五年提供了工作方向,更是为未来中国三十年建设奠定了基本蓝图。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建设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框架和方向,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大会以及我们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本科生汪鹏举说,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是顺应中国国情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事件,是合情合理,非常及时的。将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定写入党章,既是对中国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的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有效指导,也是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另外,学院党政联席会还就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门进行研讨部署。学院教授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汪信砚教授入选学校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