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  正文

《科学时报》采访郝长墀教授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8-03-20

《科学时报》日前就《科学与宗教的对话》一书及其有关问题采访了郝长墀教授。采访标题是“科学与宗教:对抗还是对话?”发表在该报2008年3月20日“科学·文化”(B3)版。下面是采访内容:

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理解为水与火一般的对抗关系,好像是长期以来最为流行也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然而,为什么科学家中有很多人信仰宗教?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国家?在科学如日中天的今天,宗教为什么会同样深入人心?……时至今日,一个“对抗”或许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两者的关系。

科学与宗教 对抗还是对话?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目前西方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2005年秋季,美国拜舍尔大学哲学教授梅尔·斯图尔特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郝长墀邀请了四位具有基督教背景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到武汉大学探讨这个问题。《科学与宗教的对话》就是在讲座的基础上形成的。书中讨论的是基督教信念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以期让中国的读者了解美国的学者在宗教与科学的问题上的看法,提供一种以对话的方式看待科学与宗教问题的视角。

近日,记者就科学与宗教的话题采访了尚在美国贝勒大学从事科学与宗教课题研究的郝长墀教授。

记者:在西方学术界有关科学与宗教的争论,其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仅仅是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还是普通的基督徒也会关心的问题?

郝长墀:有关科学与宗教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宇宙起源的问题;二是人的起源的问题。前者是《圣经》的创世说和当代物理科学之间的矛盾,后者是创世说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

宗教与科学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学者所关心的,比如,目前在美国仍然争论是不是应该把创世说作为和进化论一样的学说引进课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教育问题。还有,普通基督徒也在思考,自己的信仰究竟和科学有没有冲突?一个物理学学生会问自己:我是应该相信《创世记》呢还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呢?

记者:很多人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不相容的,人们有这么一种感觉,科学的历史进程就是科学不断对宗教发起挑战并战而胜之的历史,而宗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理性的光芒还没有照耀到。您能简单谈谈科学和宗教对抗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么?

郝长墀:科学取代宗教实际上是一种假象。例如,美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美国人口中80%的人都有某种宗教信仰。

人们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不相容至少有两个原因——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原因。历史原因主要是指教会对于科学家的迫害,比如伽利略事件。这成了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冲突的最明显的例子(戴博拉·哈斯玛教授在本书第七章对于伽利略事件进行了解释)。

认识原因分两种。一种是把宗教和教会的社会功能与宗教信仰的内容混淆一起——把宗教和统治阶级和保守势力联系在一起,把科学和进步联系在一起。一种是哲学认识上的原因:把宗教看作和迷信一样,认为宗教是人类早期面对自然无能为力时的愚昧产物,是认识的低级形式,而科学是人类认识和社会进步的高级形式。这种哲学观点是与启蒙时期人类把自己看成是宇宙和历史的主宰的观点有关。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在科学上的表现就是把科学绝对化,把科学作为宗教来崇拜。如果科学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权威,当然容不得另外一个权威来和自己抗衡。这也是后来学者所说的“世俗宗教。”

记者:但是宗教看起来好像是在一步步退守自己的阵地,如果科学发展到这么一天,它能解释一切现象,是不是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呢?

郝长墀:过去有过这么一个概念,即“夹缝中的上帝”或“间隙中的上帝”(the god of gaps)。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有上帝的观念是因为在用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地方,用上帝来解释。上帝存在于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存在于科学不能涵盖的间隙之中。这个概念实际上和把上帝看作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一个思路:随着科学的发展,上帝就不断地退却。当科学发展到能够解释一切现象的话,上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例如,过去我们可以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没有可信的自然科学理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问题。当我们有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后,我们就不需要上帝了。上帝作为超自然的原因就被一种自然机制所代替。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科学能否解释一切现象的问题。假如科学能解释一切问题,上帝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夹缝中的上帝”与圣经中的上帝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人类思考的产物,把上帝作为一种假设,一种解释自然现象的假设;而圣经中的上帝不是理论上的假设,人们永远不会祈祷自己的理论假设。爱因斯坦不会在“光速不变”的假设面前祈祷。认为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不需要上帝了,这是把上帝作为假设来理解的。这样的上帝观念是近现代历史的产物。

记者:《科学与宗教的对话》一书认为,对话取代对抗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倾向,您对于目前科学与宗教对话的总体是如何看的?

郝长墀:科学与宗教对话还刚刚起步。在宗教和科学的问题上,一方是试图论证科学理论已经证明宗教信仰是错误的,另外一方极力辩护,认为科学和宗教不矛盾。主张对话的人实际上有一种不平等的心态:他们也下意识地认为自然科学理论是正确的,而我们可以用各种理由来证明宗教信仰和科学理论至少是不矛盾的。没有平等心态的对话不是真正的对话。

在科学和宗教的问题上,我是赞同奥古斯丁的观点的。也许你会奇怪,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怎么会对科学和宗教这个现代甚至后现代的问题有评论呢?的确有。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对于一些哲学家(科学家)做了如下的忠告:尽管那些哲学家科学家能够数得清楚海滩上有多少粒沙子,天空有多少颗星星,能够准确预测月食和日蚀的时间,但是,他们的成功增长了他们的傲慢,使得他们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自我。他们没有意识到,认识的对象(自然界)和认识的主体(理性能力和感官)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它们是上帝的礼物。依据奥古斯丁的观点,科学的成功不是几个科学家,几个爱因斯坦,能够做到的。人类应该在赞美上帝之中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类应该在人和上帝关系中,来思考人和自然的(科学)关系。而不是相反。

相关知识

对话的几种模式

在科学和宗教的对话中,不同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冲突的,有人认为科学和宗教或者是无关的,或者是互补的。

冲突论:

科学证伪了宗教。他们认为,当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和生物进化论(以及进化论心理学)都推翻了圣经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论断。宇宙和人类都不是上帝创造的。相反,信仰上帝却是人类进化的副产物,是可以用进化论心理学来解释的。他们认为,就知识论来看,宗教和科学谈论的是共同的对象,但是宗教和科学却给出了完全冲突的断言。

无关论:

这种观点反映的是某些科学家的心态:我的宗教信仰和我在科学实验室里所做的工作无关。周末我到教堂去做礼拜,祈祷上帝;工作日我在实验室里工作,上帝与我的工作无关。科学所涉及的是经验宇宙问题,是有关经验事实的问题;而宗教所关心的是道德和价值问题。这种观点提示人们注意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区分和功能。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沿用了休谟有关“事实和价值”二分的观点。

互补论:

更多的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证伪宗教,反而进一步证明宗教是对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最近发现,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理论强有力的证明在这个宇宙背后一定有一位设计者。精密调节论(the fine-tuning argument)是现代版的目的论。这种新的目的论认为,假如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变量与现在的值有一点点不同的话,那么这个宇宙就不可能出现生命。这种差别的细微性是如此之小,你不会认为它是偶然发展的结果。似乎这个宇宙是为了生命的存在而精心设计的。

在科学哲学上有这么一种观点,即现代科学不可能起源于古希腊思想,而是有其基督教知识背景。《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的第五章就是论证这个观点的。瑞奇认为,16和17世纪科学革命的出现实际上是冲破了古希腊思想的樊篱。没有基督教的知识背景,就没有现代科学。创世说不仅不和现代科学矛盾,而是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宗教根源:既然上帝是一个理性的存在,那么,上帝所创造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符合规律的;既然这个世界是被造物,我们就没有必要对它膜拜,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认识它,利用它,开发它。上帝作为超自然的存在,不在这个世界之中,我们就没有必要担心亵渎神灵。宗教为科学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