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黄保罗教授谈“马丁·路德对人类现代思维模式养成的意义”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6-03

本网讯(通讯员 宋金时)5月28日上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黄保罗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哲学学院做了题为“马丁路德对人类现代思维模式养成的意义”的讲座。讲座由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主持,来自院内外的5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的开端,黄保罗教授回顾了他这些年完成的与马丁路德研究有关的工作,包括计划出六十卷本,实际已经完成七卷本的《马丁·路德著作集》汉译项目;由“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马丁·路德”为核心关切展开的,由五十次讲座构成的“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论坛”;介绍路德的亲朋好友、仇敌对手的“马丁·路德的朋友圈”论坛等。这些项目很多都有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生的合作,比如《马丁·路德著作集》汉译项目与张云涛团队一起完成;赵林教授和苏德超教授都作为嘉宾参加了“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论坛”等。黄教授还邀请与会师生继续关注汉语学界的路德研究,积极参与到后续的“马丁·路德的朋友圈”研究项目中来,他指出,目前汉语学界对路德的人物关系网络研究非常缺乏。通过收集、梳理和分析陪衬改革家路德这朵“红花”的“绿叶”,不仅能深化汉语学界对路德哲学的了解,还能更深地理解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的背景,为宗教改革研究添加新的视角。

黄教授强调,路德不仅是宗教改革家,而且是现代性的真正开启者,他把个体性之人和人的主体性从“潘多拉的魔盒”里释放了出来,从而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还是后现代的个体性极端自由主义等等现代思潮都能从马丁路德那里找到原型。马丁·路德对现代性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个人思想观念的变迁到形形色色的群体思潮的兴起,从最初针对的宗教教义及教会组织形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都能找到路德宗教改革思想对之的影响。

黄教授还从“理性”、“情感”、“意志”、“能力”、“天人之际”、“悖论”等方面分享了路德的观念及其对现代人思想模式的塑造作用。路德对理性的态度非常矛盾,他一方面说“理性是魔鬼撒旦最大的娼妇,跟着它的人就只有灭亡”,一方面又强调“理性是上帝赐给人最大的礼物之一”,在路德看来,对理性的态度的区别取决于有无信仰。这种悖论性的思维方式开启了德国哲学强调辩证和悖论的传统,我们可以在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那里找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展开。在意志方面,路德不认为人有自由意志,而只强调人的被捆绑的意志,也就是说,人只有犯罪的自由,而没有行善的自由。在人的能力方面,路德认为人在知识论上是绝望的:虽然真理是存在的,但是人没有能力认识真理,这其实成为了康德“为认识划界”的先声;在道德方面,路德认为人无法自力称义,也不能通过做教会认为的善工而因行称义,只能信靠上帝,因信称义。在天人关系方面,路德区分了在上帝面前(Coram Deo)和在人类、世界、自我面前(Coram hominibus,mundo,ipse coram),黄教授认为这个话题与儒家思想中的“天人之际”、“造化”“生成”等概念可以加以比较。在讲座的最后,黄教授还讨论了路德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对话的可能性,回顾了他与邓晓芒、何光沪、黄裕生、孙向晨等人关于路德哲学与当代思想之关系的对谈。

在讨论环节,赵林老师强调,路德的主观动机和宗教改革的客观效果是需要区分的。路德在精神气质上是个中世纪人,他的工作客观效果是翻天覆地的,但是他自己只是想要让基督教回归其初心,而不是主动的要造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后果。李斯教授提问道,路德和阳明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他们思想的影响力差别如此巨大?

黄教授就欧洲的分离主义背景与思想传播的关系、忠君与忠于上帝的区别、康德与路德的差异等问题与院内师生展开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