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中的情感与理性”学术会议顺利举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2-25

本网讯(通讯员 杜毅)2022年12月17日,“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中的情感与理性”学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线上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伦理学会协办,来自社科文献出版社、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约100余人参与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情感的自然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一书展开研讨,同时包括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中的自然情感、理性与商业社会等相关话题。

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江进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校长、经济学院罗卫东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建华教授,社科文献出版社政法分社周琼副社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静云教授分别致辞。罗卫东教授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自2007年以来组织学界力量翻译和研究苏格兰启蒙思想的过程,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意义,罗教授特别肯定《情感的自然化》是一本颇富创新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李建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18世纪的英国情感主义哲学和当时的英国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体的,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是以情感而非理性为本的启蒙,联系到由启蒙引发的现代性,李教授认为由理性主义引发的现代性在价值选择的依据和后果问题上存在着难以回答的问题。周琼副社长在致辞中介绍了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服务宗旨与学术定位,同时详细回顾了《情感的自然化》一书在该社的出版过程,以及出版后从学界收到的良好反馈与肯定,目前该书市场销量良好,出版社已加印。龙静云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李家莲教授研究18世纪情感学派的历程,肯定了该研究对国内近代哲学研究的意义,同时,龙教授还结合《情感的自然化》一书阐述了情感主义伦理学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迪。

开幕式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高全喜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应奇教授分别以“漫谈苏格兰情感主义道德哲学之发轫”和“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与正当之于善的优先性”做了主旨报告。高教授指出,苏格兰道德哲学是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的苏格兰社会思想之产物,发轫于哈奇森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高教授全面概述了哈奇森道德哲学对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英国功利主义以及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乃至当代智能人的深远影响。应教授在主旨报告中概述了《情感的自然化》的写作渊源和主要思想,介绍了自己与苏格兰启蒙思想结缘的过程,分析了元伦理学情感主义与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情感主义的异同,主张像斯洛特那样从更宽广的哲学视域研究情感主义,把道德情感主义与德性(美德)伦理学结合起来;最后,应教授着重讨论了重审正当于善的优先性问题。主旨发言后,会议进入三场学术讨论与争鸣活动环节。

第一场活动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阮航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戴茂堂教授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杨云飞教授分别以“究竟该在何种意义上谈自然?”和“康德哲学中启蒙思维的三个层次”为题发言。戴教授指出,《情感的自然化》很好的补充了西方伦理学的一个缺环,有创新和补白之义,应引起重视。同时,戴教授质疑,《情感的自然化》把天然性跟道德性无条件的等同起来,从自由简单过渡到自然,认为这种过渡是说不通的,戴教授表示自己仅仅只赞同以审美的态度拥抱自然。杨云飞教授认为《情感的自然化》对于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做了非常好的梳理,关于启蒙,通过援引康德把启蒙定义为人脱离他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的状态,杨教授认为康德启蒙思维包括自己独立思维、在每个别人或者他者的位置上思维以及任何时候都与自己一致的思维这三个层次,认为应该把康德的启蒙思维方式最终表达为理性的一贯性。在回应与讨论环节,通过分享潘诺夫斯基(Ewin Panofsky)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记录的康德临终前的小故事,李家莲指出,该故事中的道德实践表明康德自己并未在真正超越自然的意义上行动,以此为基础,李家莲指出,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始于以审美的态度拥抱自然,始终致力于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种和谐关系,在谈到启蒙时,她指出,为了摆脱由自己招致的不成熟状态,除了凭借康德意义上的理性外,移情能力的成熟问题也需要受到关注。

第二场活动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陶文佳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正萍副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哲学系康子兴副教授分别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情感’与‘自然’”和“商业社会与道德情感的自然化”为题发言。张正萍副教授肯定了本书从情感出发进行写作的视角,认为这是相当少见的,同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澄清的三个问题:情感的自然化是如何发生的?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为何没有讨论曼德维尔?康子兴副教授抓住“自然化”这一关键词,从“商业社会的历史与道德”、“思想史中的商业社会”以及“商业社会与情感的自然化”三个角度讨论了商业社会中的情感自然化问题。如果说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确立来源于情感的自然化,那么,则需进一步解释“革命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以及与之相伴的商业社会等问题,如果说斯密道德哲学缺乏规范性,那么,还需解释其政治经济学的规范性从何而来的问题。随后,通过聚焦对自然的否定性定义和肯定性定义,李家莲回应了两位发言人共同谈过的情感的自然化问题,认为人类情感的自然化进程直接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建立。关于商业社会的规范的来源问题,她指出,剥离了想象元素的同情机制在商业社会中为人类行为提供了规范的来源。就此言之,如果扩大斯密问题的外延,可以说斯密问题并非伪问题。同时,她还讨论了与该问题紧密相连的理性主义思想以及曼德维尔等人的思想。

第三场活动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范昀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超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章含舟分别以“从情感运行的自然机制寻求道德的合宜性基础可行吗?”和“移情≠同情,移情→同情—关怀伦理学中的移情与同情之辨”为题发言。李海超副教授认为《情感的自然化》聚焦情感自然化梳理了英国18世纪情感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哲学的研习有参考价值,同时梳理了四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斯洛特的“二阶移情”理论真的能够解决“游叙弗伦困境”吗?从道德哲学过渡到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什么?审美真的蕴含“平衡对称”吗?从情感运行的自然机制是“是”问题能进入到道德善之“应该”吗?章含舟博士讨论了移情与同情的日常区分,勾勒了关怀伦理学中的移情与同情之争,立足斯洛特自2014年以后的哲学工作,章博士分析了斯洛特哲学中的完善的移情机制及其对同情的解释问题,认为移情比同情更基础。随后,通过聚焦于道德情感主义哲学中的“是”与“应该”,李家莲回应了两位发言人的发言,认为道德情感主义讨论的道德赞同属于“是”问题,不能直接过渡到“应该”,被赋予了“应该”的性质的道德赞同可以解决游叙弗伦困境,同时,也只有被赋予了“应该”的性质,移情机制才能真正得到完善,而对于担任道德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过渡桥梁的情感机制来说,则无须被赋予“应该”的性质就能完成自身使命。

随着第三场活动落下帷幕,会议进入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戴茂堂教授主持,李家莲教授做总结发言。李家莲教授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湖北省伦理学会精心组织本次活动表达谢意,对所有的参会学者、师生以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期望以此次学术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推进相关研究与合作。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