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范本特姆教授“逻辑与认识论的互动”系列讲座之一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3-13

本网讯(通讯员李懿迪)3月3日晚,应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波教授邀请,当代著名逻辑学家范本特姆(Johan van Benthem)教授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做了主题为“逻辑与认识论互动”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讲座由陈波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程勇教授评议。学术志平台对讲座做全程转播,来自国内外的350余名听众参加此次线上讲座。

范本特姆教授是当代著名逻辑学家,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荣休教授,斯坦福大学哲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讲席教授。他在广义的认知逻辑以及逻辑的公共宣传领域颇有建树,曾获荷兰国家级斯宾诺莎奖,先后当选为荷兰皇家文理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国际哲学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国际科学哲学院院士。

讲座以知识、语义信息和认知行为为演讲核心,从信息的概念出发探讨认识论问题。范本特姆教授指出,诸如知识和信念这种认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要么以信息为基础,要么与信息有深刻关联。在关于信息概念的多种解释中,作为语义范围的信息(语义信息)是讲座的关注重点。也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信息被看作是行动者所观察到的真实事实情况的选择范围。范本特姆教授通过两个生动的例子说明,对于单一行动者而言,不断更新的信息会通过不断地划定范围进而得到知识。不同行动者也可以因为有不同的信息范围,进而得出不同的知识。关于信息和知识的推理,可以用逻辑语言进行研究。20世纪60年代,逻辑学家们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S5系统的认知逻辑。


范本特姆教授接着讲解了基于S5系统的经典认知逻辑的语义模型,在该系统的语义模型        中,W意指范围所代表的世界,         代表认知可及关系,V则代表世界上的命题真值赋值函数。在简化的单一行动者情况下,只考虑语义范围内世界集合。公式    是逻辑有效的,当且仅当,        在所有的世界的所有模型中都是真的。这里,知识的真仅依赖于语义信息,换言之,认知算子K的真值可以被定义为:        ,当且仅当,对于所有的        该逻辑系统还包括以下4条公理:分配公理(distribution)       、真值公理(veridicality)       、正内省公理(positive introspection)       、负内省公理(negative introspection)       。但范本特姆教授指出,这些公理因显得过于理想化,而招致很多哲学上的批评。例如,负内省公理似乎和简单的现实相悖,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无知”就是为了帮助无知的人知道自己的无知,由此可以看出知道自己无知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认知规律。而分配公理似乎将导致逻辑全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是否真的知道所有已知事物的逻辑后承,逻辑推理如何增加知识。他指出这将在下一讲中进行详细阐释。

范本特姆教授接下来提到,针对这些批评,逻辑学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将含有模态算子K的模型视为归属或隐含知识的理想化解决方案;面对哲学批评放弃系统中已有公理,构建弱认知逻辑公理系统的修改方案和引入动态认知视角的哲学合作方案,动态认知逻辑是本次讲座要关注的重点。

认知逻辑的动态视角从亨迪卡(J. Hintikka)对负内省公理的拒斥中可窥见其影子。范本特姆教授认为,亨迪卡对负内省公理的拒斥,意味着在语义层面放弃了可及关系的对称性,而仅保留其自反性和传递性。这种逻辑技术上的处理会获得哲学上的肯定。从直观上看,放弃对称性暗示着知识是在探究未来。因此亨迪卡建立的基于S4系统的认知逻辑结合了两个基本认知特征:其一是将语义信息视作选项的范围,其二是认知行动具有单向时间结构。这表明,知识、信息和认知行动息息相关。

范本特姆教授指出,德雷斯基的相关替代论也能显现认知行动的重要性。按照相关替代论,认知主体知道某命题,并不要求认知主体排除该命题的所有替代项,而只要求排除其所有相关替代项。德雷斯基对语义范围内的相关替代项进行排除的过程就与认知行动的分配有关。表面上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知识主张,并且这些知识主张因认知语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认知行动是提出或改变知识主张的基础。但知识主张改变的本质实际上是相关性概念的改变。范本特姆教授认为,语义范围实际上依靠各种相关性或合理性关系进行排序,不同于“静态”的知识或者信念,创造或修改知识的认知行动也同样重要。因此动态的案例研究是有必要的,我们势必需要建立新的认知逻辑以满足这种动态研究,这种新的认知逻辑就是动态认知逻辑。

动态认知逻辑是研究主体认知及其变化的逻辑,在静态的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加入动态的认知行动,认知行动本身不改变世界的赋值,仅改变认知主体的知识。范本特姆教授结合例子对动态认知逻辑中认识行动对认知主体知识的改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说明。他最后提到,诸如“动态算子           或行为更新符号没有明显的准确的自然语言的解读”、“动态内省表明的认知行动与知识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交换”等关于动态认知逻辑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在评议环节,程勇教授首先对范本特姆教授的讲座进行了回顾,并就“单一行动者和多行动者的认知逻辑的本质区别”、“不同版本的认知逻辑的间的差异和价值的评估方式”、“认识论和逻辑之间的对话收益”和“动态认知逻辑的语义模型”等问题向范本特姆教授提问。范本特姆教授回应到,在逻辑中,多行动者的认知逻辑计算复杂程度更高。并且虽然许多认识论都习惯思考单一行动者知道什么,但多行动者情形并不只在计算机科学中有重要价值,在哲学讨论中也有其独特地位,因为许多认识论讨论的事实情形并非完全关于单一行动者,多行动者情形只是隐藏在单一行动者讨论背后。认识论,或者说哲学和逻辑之间的组合和在历史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逻辑曾被视为哲学一种基本工具,诸如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都利用逻辑更精确地发展自己的哲学。虽然毫无疑问的是现在两个领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但是现在的哲学家仍然可以在逻辑学家的帮助下厘清一些哲学概念,并分析它们的内容和后果。

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则就认识论和博弈论之间的对比向范本特姆教授提问。他回应到,一般来说,传统的认识论已经看到了知识的抽象属性,但其背景往往是关于行动者的。博弈论中更受关注的也是行动者。对于他自己来说,在动态认知逻辑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行动者。强调行动者的重要性并不影响对认识论和博弈论进行对比和探讨。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叶茹副教授就“动态认知逻辑和直陈条件句(indicative condition)的逻辑之间的关联“进行提问。四川大学哲学系徐召清副教授则就“哲学讨论中单一行动者和任意行动者之间的区别”、“认知行动同语义信息之间的区分”进行提问,范本特姆教授分别作出回应。他指出,他同意动态认知逻辑应该和条件句的逻辑之间建立某种关联,我们必须对反事实条件等内容进行讨论,但目前还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认知行动和语义信息的更新是相互纠缠的复杂操作,难以从中分离出单一行动。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