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王中江教授来我院讲授“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6-03

5月26日下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在我校哲学学院举行了以“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国学院副院长丁四新教授主持,哲学学院、国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题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王中江教授首先以波普的三个不同世界——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精神产物世界概念为引题,分别从人文世界的境况及儒家人文主义与经典诠释学的过去和现在;“六经”的“儒家化”;“六种”文本的经典化和权威化;经典的排序及其整体意义的符号化;诠释行为及其术语和儒家的诠释原则及其方法六个层面来对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王中江教授认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问题涉及到诸多不同的世界,而其中“人文世界”可以从广义上称之为经典及其诠释的世界。在他看来,经典是一种恒久性的精神存在,通过经典建立一种“文化差异”的世界,同时通过经典又可以建立“文化的可公度性”。而通过对原创性经典的不断解读、诠释来扩充的文明,均表现出了人类不同文明都由经典来引导的特征。同样的,中国文明的演进模式更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征。中国传统的复兴,往往也是通过回到经典和重新诠释经典实现的。儒家经典诠释学是中华文化和思想的主流,所以儒家的经典诠释学的起源问题显得犹为重要。在此,他提出了儒家经典诠释学的概念,他认为,儒家经典诠释学主要是指早期儒家整理、解读、诠释文本并将之经典化、权威化的行为、表现及其经验,同时也涉及到早期儒家有关诠释的意识和方法。而新出土郭店竹简文献和上博简文献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早期儒家与“六经”关系的契机。而儒家在整理、编纂和传承“六种”文本的同时,通过学习、阅读和运用它们,开始为其赋予“经”的性质,在对此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和信仰的同时也树立了其经典性和权威性。

讲座的最后,王中江教授总结到:经典依赖于不断地传承、阅读、诠释和信仰。典籍不断被阅读、引用和注解,也就是典籍不断地被赋予意义、价值和权威的过程。经典的诠释和人类的存在方式,这是人文主义的特征,是人类的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对于如何进行注释、如何保持客观性和可公度性的问题,王中江教授认为可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来概括;对于可公度的解释和理解,可用“虚一而静”来概括。最后,王中江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体会提出理解一种传统需要一种历史视域,在这种视域下便会发现,事物的形象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经典的意义是开放的,解释有不同的可能性。这对我们当下更好的诠释和理解经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