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湖北青年心理学人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26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于5月20日顺利举办第四届湖北省青年心理学人论坛。该论坛由湖北省心理学会青年心理学人委员会主办,目的在于促进青年心理学人的学术成长和相互交流,之前已经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举办过三次。作为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应多方要求,承担了此次第四届青年心理学人论坛。青年心理学人主要是40岁以下的心理学研究者、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人群是心理学研究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了促进青年心理学人的成长、交流,更为了促进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的发展,此次论坛结合院系特色,确定论坛主题为“传承文化展望未来——青年心理学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论坛按照惯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优秀论文评奖。此次为了体现本届主题,并结合上一届的创办方式,主要在两个方面做了创新和改进:第一,在大会交流的优秀论文初步遴选时,对于选择文化主题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倾斜;对于每个报告论文都指定一个专家点评,也有意识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性给予一定的指点;第二,大会交流之后,下午专门进行了主题为“转型时代心理学研究的中国文化视角”的专题沙龙。围绕当代文化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现象揭示、问题发现、理论建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文化心理学的创新和对青年心理学人的示范启发。沙龙由我系文化心理学学术建设团队负责人张春妹老师主持,特意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格心理学家郭永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陈志霞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健康禅研究中心师领教授三位老师作为沙龙嘉宾。三位老师之前分别在道家人格、儒家双元孝道、佛家正念方面有深入研究,并特别关注社会公正、养老、健康等社会问题。短短一个半小时,沙龙上老师之间、场上与场下互动激烈,讲述了“孝道”及其测量方式和“中庸”思维的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最后特别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提出心理学人要关注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中发掘本土文化视角,构建学术成长之路,担起心理学的社会责任,期望心理学能成为国家层面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建设之后的第六个建设——“心理建设”。
本次大会从百余篇论文中挑选了十四篇优秀论文进行了交流,包括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湖北省具有心理学硕士点的几个主要高校,有由各校青年教师指导的博士生、有研究生做大会报告,也有青年教师自身做大会报告。来自青年心理学人委员会和各校的心理学专家对每位报告者的论文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包括论文主题,研究设计,研究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意见,以促进青年心理学人在选题、理论提升、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学习交流;与会人员也积极提问,与报告者进行互动,极大地活跃了会议气氛。
鉴于心理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让青年人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大会报告还另外创新性的特别邀请了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走在前沿的青年研究人员给大家做报告。来自浙江大学引进人才的刘涛教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近五年比较新的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其他技术的比较、运用领域和具体研究设计。给大家很直接而全面的了解到该技术可以做什么,如何做。刘涛教授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领域跨越儿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多个方面,给予大家很好的激励和榜样作用。
此次论坛邀请了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掌然教授、青年心理学人委员会主任龚少英教授、副主任周治金教授、副主任张春妹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会委员严瑜副教授、副秘书长刘毅副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湖北省心理学会会长作斌出席了闭幕式,并给优秀论文颁奖。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各单位心理学点都专门有代表、共计约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总的来说,“文化心理”以及“当代社会责任”的视角在这次论坛很大的凸显出来,青年心理学人相互的交流、不断相互学习的作用也极大的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