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比较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工作坊——兼论《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成功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10-10

本网讯(通讯员:张业康)2019年9月28日上午,比较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工作坊——兼论《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B301会议室成功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战略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澳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北大学、温州大学、武汉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9:00,在开幕式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根友教授在介绍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并表示欢迎后,回顾了武汉大学比较哲学研究的历史,并介绍:武大的比较哲学研究和比较哲学教育开始比较早,2000年创办比较哲学实验班,2004年成立武汉大学校级比较哲学研究中心,2008年创办《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2017成立“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6月成立“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这是比较哲学研究由自发向自觉,由个体行为到成规模的团队研究的转变的体现。

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廖璨璨副教授主持。

在会议上半场中,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周德丰教授对吴根友教授的《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认为该书有“立意高远”“架构宏阔”“研判精湛”“模式开放”等四个特点,并赋诗一首表示祝贺:珞珈老树久苍青,后发枋楠渐葱茏。为传薪火苦心力,敢标格调奏奇功。深山采铜寻富矿,砻岩铸剑鼓鞴风。书生报国惟励志,霜鬓依旧蕴初衷。吴根友教授和诗一首:嘤其鸣矣自天津,久违德音慰客情。天地不分南北际,人心合道四方通。聚沙侥幸成新塔,积腋纷纭待神形。明月中秋共见证,馨香丹桂表深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姚新中教授认为,虽然对于“什么是比较哲学”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其一,比较哲学是一种方法,是一个宏观的视野。其二,比较哲学是一个领域,它是与比较法学、比较文学等领域相区别的独特领域。其三,比较哲学是一个过程,它把不同的哲学观念、概念、思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一个逐渐由浅入深的过程。其四,比较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姚教授还指出,目前比较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和边界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系王庆节教授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比较哲学。其一,从特定情境出发的道德两难问题,比如电车难题就是功利主义跟康德哲学之间的两难。两难问题实际上揭示了某一个哲学系统或哲学立场的边界或偏见。其二,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着一个世界,对世界性的难题,如果能从中国传统出发给出与西方文化传统不同的经验和说法,那中国哲学自然而然就成了世界哲学的一部分。因此,要将中国哲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结,将古老的资源激活,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其三,要承认各自的边界和局限,不要动不动就要去比较,有时候硬去比较就可能会是比附。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运辉教授认为,吴根友教授的新著充盈着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站在比较哲学的立场上来审视中国传统哲学,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深度对话和义理融通,这本书不仅标志着比较哲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最新境界,而且体现了珞珈哲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吴根友教授在理论与实践双向运动的艰难求索中,坚持和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实际上是把比较哲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奠基于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现实生活之中。这种研究特色代表着比较哲学和比较文化研究、也代表着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在会议下半场中,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戴茂堂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比较哲学是大势所趋,从比较一定会走向对话。当我们把比较上升到一个哲学的态度去理解的时候,这就已经假设了我们所说的这个世界是贯通的、会通的,所以比较哲学的前提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有一个基础性的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比较哲学不仅仅是哲学的比较,比较的基础在于万有相通,万事万物各不相同,又相互联系,正是在比较中,万事万物得以呈现自身。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性构成了展开比较的基础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认为,区分比较与判教、以求“通”作为比较哲学研究的目标是吴著的特识,在此基础上,方旭东教授提出了商榷意见,即悬置价值评价的“客观”或“中性”比较如何可能?在“比较”和“对话”中,如何避免“鸡同鸭讲”的“形式对话”或“虚假对话”?方旭东教授进一步提出,“比较哲学”的完成形态就是“世界哲学”。即不再以诸哲学家之间的比较作为一般形式,而是以普遍哲学问题作为思考方向,不问中西古今。这样,比较哲学研究最终会归入哲学研究。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储昭华教授认为,吴根友教授之前出版的《比较哲学视野里的中国哲学》一书将比较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种全新范式加以倡导,而《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一书对比较哲学的出发点、宗旨和目标加以定性、定位,从比较哲学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和文明对话这一更大的时代背景和客观需要两个层面展开,阐明了比较哲学研究的使命、发展方向——即求通,从比较哲学通达世界哲学。这为全球化中人类文明的健全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奠定了深层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中国哲学的转化、发展和世界化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并指出清晰的路径,即最终走向中西哲学会通。储昭华教授还以张君劢和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不同观点为例,提出比较哲学中的“比较”其实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评判。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邦金教授认为,在比较哲学和文化对话视野下,人们在对于西方现代性的反思日渐深入的同时,诸多民族-地方性哲学体系割据与聚讼的现实也将会再次突显。对于中国哲学而言,我们有必要一方面通过“欧洲地方化”的视角来继续祛魅哲学界的欧美中心主义教条,建立中国哲学的自信;另一方面,则应该通过“中国外地化”的视角着力阐释中国哲学的世界性意义。通过这种基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最终建构一种充满在地色彩的、能够凸显“多元的”、“在地的”、“混合的”现代性的中国哲学,并以此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

《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一书的责任编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旭博士生认为,吴根友教授新著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比较哲学兴起的一种理论自觉。全书对比较哲学元理论问题、中西哲学史中具体的比较研究问题以及“世界历史”中比较哲学的愿景——如何通达“世界哲学”的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探讨。吴根友教授所提出的“比较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命运”的理解,以及应当以“道论”超越“判教”思维的比较哲学方法论,推动中国哲学从地方性哲学走向世界哲学等构想,极大推进了当代中国比较哲学的研究,但其中“以道观之”的方法论构想,以及对“世界哲学”概念的解读等理论问题则需要进一步阐明与论证。

在讨论环节中,吴根友教授对各位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回应。他认为在做哲学研究时应尽量做到平实,首先把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来对待,这时候要避免一种强烈的价值上的取舍,把比较哲学作为一个知识上的分析,让人类历史上那些可能有价值的哲学思想首先呈现出来,让人们从自己的背景出发来进行选择。

本次工作坊中,与会专家对比较哲学以及文明对话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切磋,特别是针对具体如何看待不同哲学以及文化、如何做好比较哲学的研究实践等问题,为今后的比较哲学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参照。

(摄影:宋柏杨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