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风格的哲学历史性研究”的讲座在我院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10-24
本网讯(通讯员:田昶奇)2019年10月23日晚,清华大学哲学系蒋运鹏副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徐敏副教授应邀在哲学学院B214报告厅作了一场主题为“分析风格的哲学历史性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冯书怡副教授主持。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逻辑学教研室程勇教授、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叶茹副教授以及学院内外50余位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蒋运鹏老师和徐敏老师就“何为‘分析的哲学史’”这一议题,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对分析风格的哲学史的理解。
蒋老师指出分析风格的哲学史研究是一种历史性研究,一方面强调历史维度,另一方面要求哲学化。这就意味着要对历史上的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以论证形式重构,设想可能的批评并给出回应。这种历史性研究面临着两个任务,一个是用当代的术语形式翻译历史上的哲学家的概念、思维方式,另一个则是让这些哲学家加入当代讨论。一旦完成这两个任务,就可以使以往的哲学家在当代被理解,并为当代给予洞见。
徐老师指出哲学史关注的是理论,使用的方法是构造思想实验。哲学史起源于人们的困惑,哲学家为回答人们的困惑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又建构了一般性理论。由于一般性理论是全称命题,因而易遭遇反例的挑战。哲学理论往往是抽象的,因此哲学理论面临的反例往往不是现实案例,而是哲学家所构造的思想实验,如归纳理论所面临的反例就是蓝绿悖论思想实验。
在“反例是否对哲学理论构成挑战”这一议题中,蒋运鹏老师就反例能否对哲学理论构成挑战,与徐敏老师展开了商榷。蒋老师举出两个理由解释反例不会威胁哲学理论,首先,一些哲学理论(如本体论证明)不是全称命题,对这些哲学理论的反驳也不是构造反例,而是指出论证没有有效性或可靠性。其次,有些哲学问题不是是否可证伪的问题。例如蒯因在解释何物存在时,要求我们等待出现能做出所有预测的完美理论,考察该理论预设了什么存在,从而判断何物存在。但我们并不能对蒯因的理论找出反例,只能从他的理论不具有经济性、所要求的完美理论无法实现等角度进行反驳。徐老师则认为,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断言,存在断言可以转化为全称断言,形而上学所追问的是存在的是什么,也可以转化为全称命题,即“对于任何x,如果x存在,那么x是什么。”哲学讨论所要做的就是对一般性理论构造思想实验作为反例,或将对方反驳自己的思想实验消解掉。
由于构造思想实验需要调动直觉,就“直觉对于哲学讨论的重要性”这一议题,两位老师讲述了直觉在哲学讨论当中的作用。徐敏老师举例说明直觉会对哲学理论构成挑战。例如,审美形式主义认为一个人是美是丑只取决于他的外在形体,但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内在品格的了解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美丑判断,由此可见直觉能驳倒哲学理论。蒋运鹏老师认为直觉的重要程度取决于讨论的语境。哲学可以分为描述性与构造性两类,前者认为日常语言与概念足够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哲学所做的只是加以澄清,后者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对人类的世界观加以改进。在描述性哲学语境,直觉很重要,而在规范性哲学语境,直觉则没那么重要。另外,在哲学讨论中,往往会发生直觉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此时一个理论好坏的指标,不仅涉及到是否符合直觉,也涉及到理论自身是否简洁、与其他学科是否兼容。
好的哲学理论需要与科学兼容,在“科学讨论能否取代哲学讨论”这一议题中,两位老师围绕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徐敏老师指出,有观点认为哲学所讨论的问题,只有科学能给出明确的回答,因此哲学研究应该被科学研究所取代。但徐敏老师给出了一个反例,说明科学解释并不是对世界的唯一解释。比如,科学解释认为给定科学定律与前置条件,就能解释当前现象,于是根据科学解释,人类服用避孕药不会怀孕这条定律,加上一个男人服用了避孕药,就能解释这个男人不会怀孕,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解释。蒋运鹏老师指出,上世纪的维也纳学派曾试图用科学知识取代哲学知识,但该尝试以失败告终。实际上,科学不仅不能取代哲学,甚至连经济学也不能取代,如网络转账导致金融危机,该过程无法还原为特定的物理过程。两位老师一致认为,科学对于哲学固然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能取代哲学。
最后,两位老师为同学们说明了“学习哲学史的必要性”,就这一议题,两位老师认为,即便从解决当代哲学问题的角度来看,单纯的问题研究比哲学史研究要更有效率,仍有必要学习、研究哲学史。蒋运鹏老师指出,当代文献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哲学史文本被一代代的聪明才俊研读,因此哲学史文本的价值可能比当代文献大。另外,哲学史文本构成了哲学讨论的原初话题,熟悉这些原初话题,有助于获得对哲学讨论的全局性掌握。徐敏老师认为哲学史的价值分为两方面,针对专业人士的理论性价值和针对非专业人士的非理论性价值,对于专业人士,学习和研究哲学史有助于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对于非专业人士,熟悉哲学史有助于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观点和思维方式。蒋运鹏老师还设想了对分析风格的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质疑,第一个质疑认为这种研究不能从哲学家本人的处境来理解哲学家,第二个质疑认为这种研究可能会曲解哲学家本意。蒋老师对第一个质疑的回应是,如果只从经典哲学家的处境来理解他们,恰恰会使历史维度苍白化,只有立足于当今处境,才能凸显出经典哲学家与当下的不同,体现经典哲学家的伟大。蒋老师对第二个质疑的回应是,尽管这种研究有曲解哲学家、对哲学家借题发挥的风险,但这反而是哲学本身具有生命力的体现。
在交流互动中,同学们就讲座过程中涉及到的哲学史是否有独立的内在价值,哲学专业的直觉与正常人的直觉之间的差别是否重要等相关问题,向两位老师提问,老师们给予了详尽的回答。
讲座最后,主持人冯书怡老师总结了两位主讲人的发言。苏德超教授代表哲学院对两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蒋运鹏和徐敏两位老师最后祝愿同学们在哲学史和哲学问题两方面的学习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摄影:丁雨珊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