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光明日报出版社】周祝红著作《美与艺术欣赏》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9-19

书 名:《美与艺术欣赏》

作 者: 周祝红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部西方审美思想史,首先揭示“美”的内在结构:美本身、美感、艺术诸层面;其次,展现“美”的结构作为有生命的整体,在不同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背景中所呈现的历史形态;最后,结合艺术作品分析,概括出西方艺术风格和欣赏趣味上的时代特点,西方美学史,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美学修养。美学修养不同于艺术修养或文学修养,是必须把思想提升到哲学形态,哲学形态强调概念范畴的内在结构和演进逻辑,而思想的逻辑背后蕴含着时代精神和审美倾向和风格的变迁,这使得思想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美学修养的提升我们在被一个个具体艺术作品打动的时候,不仅能沉浸其中,还能够反思到自己的感动属于审美的那个层次和类型,可以突破个人感性的限度,与全人类所有可能的审美感受对话共鸣,我们的心灵由此细腻而辽阔。


/ 作者简介 /

周祝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美学。


                


/ 前 言 /


给本科生讲授核心通识课“美的历程”已有10年,每次的教材都是采用邓晓芒先生的著作《西方美学史纲》。正如邓晓芒先生所说,“美学史是哲学形态的审美意识史”,哲学形态展现为纯粹思想的知识体系,具有思想的建筑结构以及前后一贯的内在逻辑,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不是彼此独立不相关联,而是具有逻辑演变关系,作为哲学形态的西方美学史就呈现为“关学范畴的演进史”,即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可称之为“历史感”。在教学中,同学们感到最难的是建构审美观念的内在逻辑,把握“历史感”,95后、00后的青年学生普遍缺乏理性哲学的思维训练,直接阅读邓先生的著作非常困难,常常是每个字都认得,但每个语句都读不懂。而笔者的工作是尽可能深入浅出,让邓晓芒先生已经完成的思想建筑术以及审美范畴的逻辑演进更为清晰地呈现。可以说,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部分梳理几乎完全源于邓先生的工作,那是西方美学思想的根与主干;只是在现代与后现代部分,本书无法面面俱到,只选择几位最具代表性的美学家加以拓展。

学习西方关学史,与“历史感”同样重要的是“真切感”。审美与情感直接相关,“真切感”是说艺术作品真的打动了你,是一种“自由感”。可是审美鉴赏不能在这里停下来,而是要进一步反思,我们的心弦为什么被拨动了,心灵的共鸣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共鸣属于人类精神的哪个维度,属于人性的哪个层面,进而最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精神世界,与全人类的情感相互沟通交融,这只有将“历史感”与“真切感”融汇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好在95后、00后的同学们并不缺乏“真切感”,只是感动他们的作品大多并不是公认的“古典名著”或者“伟大作品”,而且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多是现当代的音乐、舞蹈、影视、动漫甚至是游戏和数字艺术(如人工智能作品),所以作品鉴赏的大部分是应同学们的要求所做的赏析,也有一部分是同学们的习作,笔者只是稍加删改与评论,得到同学们的授权,呈现于附录并署名。

读到同学们的优秀习作,是老师难得的幸福时光,常常为同学们的丰富、细腻、深邃和真情感动落泪。这里也只能选择很少一部分,更为遗憾的是,原本设想用二维码分享视听作品,但因版权所限,没能在书中呈现。

最后要特别说明,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再三研读了彭富春先生的《哲学美学导论》及《论中国智慧》,深受启发。彭富春虽然深知中国传统思维的特质不是理性与逻辑,而是经验和直观,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儒家礼乐、道家逍遥无为、禅宗心灵顿悟的瞬间,都倾向于消解文字,倾向于不可言说,那是我们生命的底色,但他坚持让关学说中文,在不可言说的地方言说,给经验性的思想穿上理性的外衣。他清晰地呈现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建筑结构,让古今中外美学思想相互倾听、相互唱和的,在深刻体察当代人类命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关学思想:美是道、技、欲的游戏。毕竟我们学习西方美学,不是为了知道那些美学家给关下过何种定义,而是为了建构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关学大师的牵引,与青春华年的同学们相伴,共同经验“关的历程”,忍不住赞叹:真美呀,请停一下!


周祝红

2023年12月24日



/ 图书目录 /


导论  美的规定

第一章  古希腊理美学

第一节  文化土壤

第二节  前苏格拉底:美在和谐

第三节  柏拉图:美在理念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有机的整一

第二章  中世纪神学美学

第一节  奥古斯丁:美的忏悔

第二节  托马斯·阿奎那:感的求索

第三节  但丁:从神的美到人的美

第三章  近代人本美学

第一节  文化土壤

第二节  康德:真与善的拱心石

第三节  席勒:人的完满实现

第四节  谢林: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的无限

第五节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显现

第四章   现代“存在”美学

第一节  文化土壤

第二节  胡塞尔:在可理解的对象面前的自我发现

第三节  尼采:生命的丰盈

第四节  海德格尔:真理的显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创造美

第五章  后现代“解构”美学

第一节  维特根:语言游戏

第二节  索绪尔:能指与所指

第三节  德里达:独步深渊

第四节  视野转换与交融

附录  作品鉴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