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人民出版社】吴根友 黄超主编:《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10-29

书名:《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

主编:吴根友 黄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


内容简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组织编写的这部《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研究生教材,编辑整理了学院在岗教师和部分外籍学者发表的关于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的系列论文,希望这样一种就地取材的编辑思路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零距离”的鲜活文本,而且能够方便学生随时发起与原作者面对面的讨论。

在哲学前沿问题部分,我们选取了10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陶德麟在1981年的《哲学研究》第1期发表的《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在该文中,陶德麟以一个哲学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出发,既敏锐地抓住了改革开放时代的重大哲学前沿问题,又成功运用和充分展示了逻辑证明的雄辩力量,使得该文成为一篇既具有时代价值,又具有典范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我们还选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另外两篇重要文章:何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史与外史的书写》、汪信砚的《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文。

与自然科学类似,越是基础性的哲学问题往往越具有前沿性。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就是这类问题。我们选取了朱志方的《哲学不是哲学史》,该文强调,哲学的特殊性不在于它与历史的特殊关系,而在于它的题材、问题和方法。与之对应,吴根友的《即哲学史讲哲学——关于哲学与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再思考》一文指出依托哲学史提供的哲学智慧,结合现实给哲学提出的理论问题,从事哲学创新,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段德智在《哲学的宗教维度与哲学动力学》一文中从哲学的精神意境、理论品格和致思路向视角界定哲学的宗教维度。

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国际化拓展,吸纳众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西方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本教材也选取了这些学者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四篇论文,希望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作用。Paul Patton的Deleuze’s Political Philosophy(《德勒兹的政治哲学 》)一文详细考察了德勒兹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 ,尤其是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Paul Patton的Foucault on Power and Government(《福柯论权力和政府》)一文旨在揭示当下已经出版的福柯法兰西学院演讲集所呈现的福柯在 1976—1982年间权力观的转变。Eleonore Stump在The Sunflower: Guilt,Forgiveness,and Reconciliation(《向日葵:愧疚、宽恕与和解》)一文中探讨人们对于作恶者赎罪行为的直觉。Bradley Monton的“Against Maximizing Expected Utility”(《反对最大化预期效用》)通过分析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 game)和帕斯卡抢劫(Pascal's Mugging)两个例子,讨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不足。

武汉大学哲学学科历来重视哲学方法论的研究与教学,相关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我们大致按照二级学科的区分收录了13篇文章。彭富春在《哲学的主题与方法》中探讨哲学主题与方法的关系问题。汪信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指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本质要求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何萍的《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潮的地位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加以研究。李佃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次方法论变革及其意义》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方法论变革,由此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每个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理论困难,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哲学史学科一直开设有本二级学科的方法论课程,继往开新,形成了深厚的研究与教学传统。郭齐勇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中,强调经典诠释、创造转化的基础仍在于训诂与考据等处理文献的基本功,而在义理上则主张古今中西的兼通。吴根友在《再谈哲学史研究的“纯化”与“泛化”》一文中,结合其明清哲学思想的研究,讨论了作者对“纯化”与“泛化”这一新哲学史观和方法论的回应与实践。李维武的《“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刍议——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一书则反思中国哲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如何通过方法论上的探讨与创新,进一步拓展这一研究的思维空间,使这一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视域和更为深刻的阐释。

除了马哲、中哲比较集中的方法论讨论外,我们也选取了其他二级学科的重要方法论文章。郝长墀在《胡塞尔与黑格尔:政治现象学何以可能?》中比较胡塞尔与黑格尔的现象学文献。麻天祥的《宗教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探索》一文,从疑虑、诠释、比较和体悟四个方面概括了宗教哲学的研究方法。石长平的《批判性融会与创造性建构——刘纲纪先生学术方法论略》一文指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形态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了刘纲纪美学思想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目录

第一部分 哲学前沿问题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陶德麟

Deleuze’s Political Philosophy Paul Patton

The Sunflower: Guilt,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Eleonore Stump

Foucault on Power and Government Paul Patton

Against Maximizing Expected Utility Bradley Monton

哲学的宗教维度与哲学动力学 段德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史与外史的书写 何萍

哲学不是哲学史 朱志方

即哲学史讲哲学——关于哲学与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吴根友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汪信砚

第二部分哲学方法论

哲学的主题与方法 彭富春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 郭齐勇

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麻天祥

“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刍议——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李维武

关于“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的再思考 李维武

再谈哲学史研究的“纯化”与“泛化” 吴根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次方法论变革及其意义 李佃来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何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 汪信砚

宗教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探索 麻天祥

胡塞尔与黑格尔:政治现象学何以可能? 郝长墀

如何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范文 何 萍

批判性融会与创造性建构——刘纲纪先生学术方法论略 石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