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张春妹 丁一鸣 陈雪 周长新 :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和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12-02

要: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关键词:

同伴接纳;外化问题行为;物质主义;自尊;流动儿童;

1 问题提出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流动儿童处境不利的状况,已受到教育、心理、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会有很多心理健康问题。近来研究者们进一步关注到其问题行为。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s)指个体表现出的妨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可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前者指孤僻、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指违纪等行为问题。内化问题行为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已经得到较多研究,对于外化问题行为研究则相对较少,而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往往与轻微犯罪行为紧密相关。同时,国内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分别达到了31.0%、20.1%。因此,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也急需得到关注。关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做了较多探讨。在内在因素上,自尊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核心动力因素。在外在环境因素上,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学校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会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较大影响。长期的同伴关系不良会导致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我国的追踪研究发现相比于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同伴评定可以更加有效地测评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而一项干预同伴接纳性的追踪实验发现,同伴接纳低是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潜在因素。由此可见,同伴是儿童问题行为的敏感识别者,而同伴关系是问题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格、家庭环境因素会影响其问题行为。但国内研究对于学校因素研究较少,尤其是同伴接纳这一影响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同伴关系是影响其环境适应的尤为重要而敏感的因素,他们主观上可能具有较强烈的同伴接纳愿望,但他们特殊的身份可能带来同伴群体融入的困难。国内研究发现,和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低于城市儿童。另外,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较差,这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同伴接纳水平较低。因此,无论是流动儿童主观上较高的同伴接纳愿望,还是客观上较低的同伴接纳水平,可能都会对其外化问题行为产生更敏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同伴接纳越低,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越高。

同伴接纳影响问题行为最重要的心理机制是自尊。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的不被同伴接纳,会导致低自尊。自尊被认为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同时是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低自尊会增加压力或消极经历后不良适应的可能性,且在精神病理与痛苦程度上得分较高。高自尊与心理健康、适应、幸福等有关。而且,自尊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低自尊显著预测了高攻击性。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同伴接纳较低,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较低的自尊,从而产生外化问题行为。

另一方面,当个体经历了低自尊,会有自我提升的自我防御动机过程。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会寻求物质满足来作为心理上的补偿。当今社会,物质主义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研究者将它定义为消费者对世俗财产的重视和一个人把财产及其获得作为一种必要的或可取的行为形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状态,包括幸福的重要性。但是,物质主义不管对个体还是社会都有长期的负面影响。物质主义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个人的不安全感或者补偿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当个体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物质主义作为一种补偿策略,以减少不安全感所带来的痛苦。当自尊增加时,物质主义就会减少。而减少物质主义的一种方法是加强自尊心。因此,同伴接纳低,可能导致了流动儿童较低的自尊,进一步产生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从而带来较高的外化问题行为。这是本研究的假设3。

另外,同伴接纳还可能会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物质主义水平。青少年同伴接纳水平低,安全、归属等高级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转向财富、物质等外在的,低级的需求以缓解高级需求缺失带来的不适感。国外研究发现,同伴支持缺乏、同伴接纳不佳会导致青少年形成较高的物质主义。

社会学角度的研究者提出,流动儿童、进城务工青少年对于物质财富的过于追求,是其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但是流动儿童是否具有明显的物质主义,并且是否是其外化问题行为、犯罪行为的原因,还较少有研究关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流动儿童同伴接纳对其自尊、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同伴接纳、自尊是否会导致物质主义,进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从而丰富了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并拓展了物质主义的影响因素和后果的研究,有助于学校层面的干预预防。本研究假设同伴接纳影响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三条路径:(1)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较低,会直接影响其外化问题行为;(2)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会分别通过影响自尊和物质主义而间接影响外化问题行为;(3)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会通过影响自尊,进而影响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武汉市江夏区选取两所高比例流动儿童学校(流动儿童占比约80%)和一所低比例流动儿童学校(流动儿童占比约20%),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每个学校五、六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儿童为被试,共643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595份,回收率92.53%。其中,农村流动儿童478人为本研究对象,包含五年级学生247人,六年级学生231人;男生264人,女生214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同伴提名

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表,要求他们选出自己在班内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然后,将每个学生所获得的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提名数除以班级的总人数,分别得到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比例,二者之差表示社会喜好(sp),即受欢迎程度,作为被试同伴接纳性的指标。

2.2.2 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

Opree等人(2011)编制,包括中心(centrality)、快乐(happiness)和成功(success)三个维度。“中心”是指儿童认为拥有某种昂贵的物品或金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你认为你拥有昂贵的衣服很重要吗?”;“快乐”是指儿童从拥有某种(昂贵的)物品或金钱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例如,“如果你拥有很多的东西,你会更快乐吗?”;“成功”则是指儿童认为拥有越多的物品或金钱越代表成功,例如,“你认为如果你拥有很多昂贵的物品(例如,衣服、玩具),其他孩子会更喜欢你吗?”。每个维度6道题,共18道题,采用4点计分,1代表“不,一点也不”到4表示“是,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物质主义价值倾向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此量表结构效度拟合指标为:RMSEA=0.068,χ2/df=3.77,NFI=0.92,CFI=0.94,IFI=0.94,RFI=0.91,拟合指标较好,表明结构效度良好。Cronbach'α系数为0.93,表明信度良好。

2.2.3 自尊量表(SES)

该量表是测量总体自尊应用最广泛的工具,由10个项目组成,4级评分。根据中国被试的研究结果,该量表的第8个项目(“我希望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与其他项目的相关非常低,因此在施测时删去。在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系数为0.65。

2.2.4 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

由Achenbach编制、辛自强等人修订的简缩版儿童行为量表,包括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两个维度,前者指焦虑、抑郁、孤僻等情绪问题,后者指攻击反抗、违纪越轨、过度活动等行为问题。修订后,由40个项目组成,采用4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仅选取外化问题行为维度,可以作为学校适应中行为适应方面的指标,Cronbach's α值为0.87,表明信度较好。

2.3 数据分析方法

用SPSS 22.0统计软件的process v3.2插件进行建模。采用偏态和峰度检验对数据特征进行正态检验,发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共线性检验显示容忍值Tolerance(.969,.950,.966)大于.10,方差膨胀因数VIF值(1.032,1.053,1.036)小于10,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步统计分析

表1 流动儿童在主要研究变量上的分组描述统计结果

群体

同伴接纳

物质主义价值观

自尊

外化问题行为

M±SD

M±SD

M±SD

M±SD

男生(N=264)

-.0075±0.12

31.11±11.09

28.23±5.07

33.94±15.93

女生(N=214)

0.0304±0.07

29.14±10.24

28.07±5.28

32.11±13.40

五年级(N=247)

0.0111±0.09

29.19±11.17

28.20±5.84

30.78±15.53

六年级(N=231)

0.0077±0.12

31.33±10.19

28.11±4.33

35.48±13.76

以性别、年级为分组变量,各研究变量描述统计如表1。以各研究变量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同伴接纳和物质主义的性别效应显著,物质主义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年级效应显著。具体来说,女生比男生的同伴接纳度更高(F=16.35,p<0.001),男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更高(F=3.99,p=0.046);五年级儿童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较低(F=3.91,p=0.049)且外化问题行为更少(F=10.22,p=0.001)。

表2 流动儿童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伴接纳

自尊

物质主义

外化问题行为

同伴接纳

自尊

0.13**

1



物质主义

-0.17***

-0.18***

1


外化问题行为

-0.17***

-0.24***

0.30***

1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将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由表2可见,物质主义价值观、外化问题行为均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物质主义价值观、外化问题行为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和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外化问题行为与物质主义呈显著正相关。

3.2 同伴接纳、物质主义、自尊和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

由于外化问题行为、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同伴接纳性、自尊四者之间皆有显著相关,拟进一步考察:(1)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的独立作用;(2)自尊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效应。

表3 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在控制年级、性别影响的基础上,考察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的独立预测作用,结果发现(表3),在控制了年级、性别的作用后,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因此,进一步采用了process v3.2中的模型6,控制年级、性别影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在同伴接纳与外化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表明三个中介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模型数据见表4。

表4 各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由表5可见,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在同伴接纳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中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41%。各个路径全部显著,模型图见图1。

表5 自尊、物质主义在同伴接纳与外化问题行为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路径

效应值

Boot CI 下限

Boot CI 上限

效应所占比例

直接效应

接纳→外化

-0.087



59.59%

中介效应

接纳→自尊→外化

-0.023

-0.046

-0.007

15.75%


接纳→物质→外化

-0.031

-0.057

-0.008

21.23%


接纳→自尊→物质→外化

-0.005

-0.011

-0.001

3.42%

总效应


-0.146




图1 自尊和物质主义在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路径图

4 讨论

4.1 同伴接纳、物质主义、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女生的同伴接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男生的物质主义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男性被证明拥有比女性更多的自我监控特征,而这些特质影响与时尚服装等商品相关的消费者行为,因此男性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实用性、工具性的物品,而女性倾向于购买象征性和自我表现性的商品。另外,五年级的儿童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低于六年级。这可能在于随着年龄增加,儿童的物质主义会有增加的趋势。

外化问题行为的年级效应显著,五年级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较少,这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者发现,从2岁到11岁,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都有下降的趋势,11岁时候问题行为的水平达到最低点。

4.2 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在加入了自尊、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之后,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仍然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假设1得到了验证。而且,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占比高达59.59%,说明了同伴接纳对于流动儿童的重要心理意义。这符合沙利文关于同伴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重要性的观点,即在小学五六年级,儿童进入童年中后期,同伴关系成为儿童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关系,儿童在同伴互动中获得良好的社会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面临着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境下,获得同伴群体认可和接纳是儿童和青少年特别重要的心理需求,具有环境转变和适应背景下的心理凸显性。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同伴拒绝这样比较明显的同伴关系问题,认为外化问题行为可以预测同伴拒绝,而长期的同伴关系不良会导致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本研究拓展了以往关于同伴关系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仅仅是同伴接纳处于较低水平,就足以引发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这说明了儿童中后期这一年龄因素和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需求这一特殊环境因素对于同伴接纳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了累加剧增效应。

4.3 物质主义、自尊在同伴接纳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对物质主义的直接效应显著,而且同伴接纳可以通过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对外化问题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在8至12岁的阶段,同龄人被认为是儿童认同和接受的主要来源,研究者们将其与物质主义的发展相联系。由此可见,由于同伴关系在儿童中后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意义凸显性,使得同伴接纳对于小学儿童的心理和社会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使得他们会将物质主义作为提高同伴接纳的方式。

对外在的生活目标(如物质财富、名声)的过度追求会使人们偏离于对胜任、 自主和关系的满足,从而导致心理疾病。已有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不仅可能引起内化行为问题;还有可能产生外在适应不良,例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从而可能做出一些违纪行为。本研究则直接证实了在我国小学流动儿童中,物质主义也会导致外化问题行为。

本研究发现,同伴接纳还会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这符合自我贬损理论,即每个人都会有自尊、自我肯定的需要,青少年犯罪往往是因为在正常的同伴群体中得不到认可和自尊的满足,转而通过认同偏差行为获得自我提升的心理满足。已有研究发现自尊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而本研究进一步确认,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同伴接纳较低,会降低其自尊,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发生外化问题行为。而儿童期就开始并长期发生外化问题行为,会更容易恶化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伴接纳通过影响自尊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的效应在外化问题行为总效应中占比15.8%,明显不如同伴接纳通过物质主义的影响,后者在总效应中占比21.2%。这可能因为同伴关系作为一种小学儿童的重要社会关系,对其社会行为具有更直接的影响,而其自尊在这个阶段更主要的还是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

4.4 自尊、和质主义在同伴接纳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同伴接纳对自尊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物质主义,从而对外化问题行为产生链式中介作用。物质主义从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早期逐渐增多,然后在青春期后期逐渐减少,这种模式被认为也与自尊水平有关。自尊的下降发生在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早期之间,这似乎导致了物质主义的增加。自尊心从青春期的早期到后期开始反弹,伴随着物质主义的减少。本研究所发现的中介模型则为早期研究者所发现的同伴接纳和物质主义、自尊和物质主义发展轨迹的相似性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自尊对物质主义的影响相对同伴接纳对于物质主义的影响更弱,证明了两者都具有作用的情况下,同伴接纳的社会效应相对于自尊的个体效应作用更强。

本研究结果表明,当流动儿童经历同伴接纳较低时,自尊会受挫,不但会进一步直接表现出外化问题行为,作为应对同伴接纳较低的行为方式,还有可能出现更高的物质主义寻求,将对外在生活目标的追求作为自我认同需求的替代,而其物质主义水平的增高同样会进一步导致更高的外化问题行为。由此凸显了同伴接纳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5 教育建议

本研究结果提示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良好社会适应,需要特别重视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同伴群体的接纳,满足其归属和被认可的需要,并且要及时关注流动儿童的物质主义倾向的发展变化,从而减少和预防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敏锐察觉流动儿童同伴接纳不良的信号,及时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介入,一方面注意解决同伴冲突,减少同伴适应不良,一方面可以主动促进社交技能,增加群体互动机会,从而提升同伴接纳;在教育实践中传播友爱互助的价值观,倡导正确理性的同伴交往和解决冲突的方式,营造和谐的群体氛围。教育部门则应着力消除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制定政策促进流动儿童融入学校环境。在物质主义的不良影响上,要提防物质主义对校园环境的渗透,如要求着校服避免衣着打扮上的攀比、学校统一的餐饮以尽量减少食品上的攀比;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弱化物质层面的描写等,特别需要注意在价值观上进行引导,抵制物质主义的不良倾向。

5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年龄和身份背景的双重作用,使得同伴接纳对于他们具有尤其重要的心理意义,较低水平的同伴接纳,不仅会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外化问题行为,而且会导致物质主义,进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另外也会较弱但是显著地影响自尊,进而影响物质主义、外化问题行为。同伴接纳影响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三条作用路径:同伴接纳、物质主义的社会效应路径和自尊的个体效应路径。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证实了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解释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复杂作用,突出了同伴接纳这一同伴社会互动因素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融入的重要意义。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本研究为横断设计,从而不能确定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是否可能存在同伴选择效应,即是否由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而带来较低的同伴接纳;2、未与城市儿童做比较,无法确认本研究结论在城市儿童中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效应;3、由于儿童对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不了解,导致数据中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部分缺失值过多,无法考察该研究变量的具体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作者简介:张春妹,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人格与社会适应、社会文化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教育;丁一鸣、陈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周长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