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信砚: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5-19
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承担着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是继“5·17”重要讲话之后,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为我们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必须牢固坚守初心
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导学术研究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必须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自觉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武大学报(哲社版)精心策划和组织主题出版,长期持续开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栏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题,并结合各种重大历史节点先后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专题系列论文,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入宣传和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决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二、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必须自觉引领创新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必然要求,学术期刊的导向能够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我们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通过选题策划、组稿会议等形式,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美经贸摩擦、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文明互鉴与对话、“新文科”建设、新冠疫情防控与公共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同时,我们长期持续开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专题,聚焦中国道路、中国问题、中国经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必须着力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
学术期刊的高品质,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来。武大学报(哲社版)坚持以学术立刊,以“促进高深学术”为办刊宗旨,把学术质量视为生命线,力推精品力作。通过刊发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武大学报(哲社版)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大幅提升。近年来,武大学报(哲社版)所展示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最前列。
四、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必须积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关键在于要有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我们在办刊过程中自觉担负起培养学术人才的责任,精心组织和不断壮大作者队伍,既延揽大学者,又重视小人物,特别是着力发现和大力扶持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展示成果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优秀中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也为实现刊物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还必须大力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国际学术界观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窗口,也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在办刊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发挥学术期刊的这种窗口和渠道功能,努力做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助推者,引导中国学者就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也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及时译介过来,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野,借他山之石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简介: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本文系作者于2021年5月17日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教育系统纪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的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