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在线论文  >  正文

段德志:西南联大精神的一个标本——杨祖陶先生新著《回眸》出版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1-02-28

“爱思想网”2011.1.3

段德智

杨祖陶先生新著《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以丰富真切的激情和朴实流畅的笔调叙述了先生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与人生轨迹,刻画了一个“老联大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执著的学术追求、恪守学术节操的赤子之心以及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其中“求学为学”部分包含《从石室中学到西南联大》、《引领我进入理性哲学殿堂的恩师们》、《学术研究以方法论为开端》、《以阐明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为己任》、《由逻辑学出发深入探索康德哲学》和《从范畴先验演绎出发深入探索黑格尔哲学》和《从我国哲学前景出发探索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和现代价值》等七篇文章,不仅回顾了从石室中学到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到武汉大学求学为学的难忘岁月,而且也实录了先生在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领域中艰苦跋涉、奋力攀登留下的深深足迹。

“译事回眸”部分包含《在冯至先生课堂上学德语》、《向贺麟先生交出第一份译卷》、《洪谦先生要我首译< 精神现象学>序言》、《贺麟先生要我翻译< 精神现象学>末章》、《康德三大批判新译的七个寒暑》和《黑格尔< 精神哲学>首译的漫长岁月》等六篇文章,不仅实录了其60多年执著康德黑格尔著作翻译的艰辛历程,而且也生动再现了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

“随笔漫忆”部分含有三个小部分。其中第一个小部分含五篇文章,缅怀了恩师汤用彤、贺麟的教诲,对学长汪子嵩投身《希腊哲学史》多卷本壮举的赞赏,对莫逆之交罗荣渠往事的追忆以及对老搭档陈修斋的深切怀念。第二个小部分则主要是先生多年来为自己和后学著作写的多篇“序言”,不仅体现了先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邃的哲学智慧,而且也体现了先生提携后学、寄希望于后学的殷殷之情。第三个小部分含《平生第一邂逅》、《初到珞珈山——对贯彻“高教50条”前后的回忆》和《1972年一次不叫“旅游”的旅游》,生动地记录了先生的恋爱情节、家庭趣事和朋友情谊。

“论著举要”精选了十篇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中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论著,如《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现代价值》、《康德范畴先验演绎构成初探》、《康德哲学体系问题》、《黑格尔哲学体系问题》和《21世纪中国哲学前景展望》等。透过这些精品我们不仅可以窥到先生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理论广度和深度,而且也可以感悟到先生的哲学史观和哲学观。就后一个方面而言,《21世纪中国哲学前景展望》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现代价值》尤为珍贵。在展望中国哲学前景时,先生提出了“三化”的思想,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应进一步“现代化”;西方哲学研究应进一步“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进一步“现实化”。这些观点不尽切中时弊,而且高瞻远瞩。在论到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现代价值时,先生“首次”将其概括为“为真理而真理的理论精神”和“为自由而自由的实践精神”。其实,用先生概括的“两种精神”来刻画哲学的精髓,也未尝不可。

该书内封有汪子嵩先生和汤一介先生的题词,题词言简意赅,高度评价了先生的为人为学。汪子嵩先生的题词是:“联大精神,哲学人生。”汤一介先生的题词是:“追求真理,酷爱自由,坦诚待人,无私奉献,这是我对祖陶先生兄了解的‘四句教’。”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丹森先生为该书作序,高度评价了先生为真理而真理的理论精神和为自由而自由的实践精神。书后以附录名义收入了其五位学生情真意切的文章,既展现了他们对先生精深学问的种种感悟,也表达了他们对先生学术人格的敬仰之情。

封面上有“刚毅坚卓”四个非常醒目的大字,原本是西南联大的校训内容,而在此语境下我们也不妨将其看作先生学术气质和学术风骨的写照。此外,在封面上半部还刊有节录自该书正文的一段文字:“值得告慰我的恩师们的是,我的为学的道路与求学的道路是一脉相承的。不论风云变幻,不管险阻艰难,我始终不渝地以恩师们的风范为精神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走在探索、耕耘西方理性哲学的道路上,特行独立,但求心安。”这段自我告白既可以看作是先生重道尊师品质的自然流露,也可以看作是先生对时下不正学风的一种抗议。

该书从形式上看属于自传题材,但先生在回眸其求学为学的曲折历程时不仅以相当大的篇幅生动地再现了其恩师们的高风亮节,而且还以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与先生同时代学者的精神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看作是我们翔实地了解我国前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窗口。“《回眸》不仅是杨祖陶一生求学为学的生动写照,而且是我国大学教育中学术传统形成、传承、发扬的一面镜子。”黄丹森先生的这句话是颇中肯綮的。

尽管该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杨祖陶先生的“搁笔”,他还在为践行自己的学术理想而不懈拼搏,但是,在《回眸》中,先生为人为学的高岸形象毕竟相当完整地展示给了我们,从而必将作为一个样板推动后人在哲学探索的坎坷道路上健康成长,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