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陈祖亮老师在教四103室为2014级全体本科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辅导报告。此次报告分四部分展开:生涯规划的意义、生涯规划的理论、如何做好生涯规划和哲院大一学生应注意的几点,旨在引导大一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安排学业,为以后择业打下基础。

“生涯规划大一正当时”
“幸福需要设计,成功来于规划,只有知道将来做什么,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陈书记引用斯坦福大学校长的话点明陈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大学应该培养有思想、有人格、有品位的高端人才”,而面对如今“学历通货膨胀”时代,作为大一学生要提前做好生涯规划,成为高端人才,让未来职业之路走得更通畅。
“懂得适配与发展”
陈书记介绍了霍兰德的职业类型论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两种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具体解释了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和与之对应的职业选择。他强调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要与职业取向相符,但是“把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事做好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学生不仅要懂得选择合适的职业,更应该发展自身的能力,开拓更多的路径。
“思想素质和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做大事者,必是大德者;大德者,必能做大事。”关于如何做好生涯规划,陈书记举经典例子详细分析了同学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认知误区并指明品德与能力的关系。他强调“品德有多高,视野就有多远”,品德比能力要更重要。品德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作为学生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品德,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你的世界变化了,你必须改变”
相比于高中阶段,大学在学业上,生活上都有很大变化。陈书记指出这个时候要及时调整,注重培养责任心、合作精神、宽容大气、意志坚强等基本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在面对众多的选择时要学会判断,结合生涯规划,做好学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理念,一种技能,一种生活方式。如同陈书记所言“让每颗金子都发光”,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明确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本次讲座,推动我院2014级本科新生思考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深刻分析自我,发掘自身潜能,明确职业规划的方向,增强职业规划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更快的转变角色,投入新的生活。
(文:柳宁馨 图:廖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