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研究生就业指导系列讲座第三讲顺利开展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10-08
2014年9月25日下午2点半,哲学学院在大报告厅顺利举行了就业指导系列讲座第三讲之《你的工作岗位在哪里》。本次讲座由哲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辉老师主持、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益民老师主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萍出席讲座。整场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气氛浓烈,受到了准备就业的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张老师的讲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学校就业工作流程及安排、择业准备和签约问题。在就业政策上,张老师主要介绍了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通知文件,毕业生创业政策形成了就业创业并举、多部门齐抓共管、地方政策落地开花等特点,张老师重点强调了研究生非常关心的公务员、选调生和村官三者的区别。在就业形势上,张老师解答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性矛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两个方面,而需求严重不平衡、用人门槛提高、就业期望值和性别偏见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接下来,张老师比较了哲学学院2011年、2012年、2013年研究生就业情况,从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地区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张老师认为哲学学院研究生就业率在学校内处于中等水平,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广东省、长三角地区等,就业行业比较多样,体现了哲学学院学子灵活多样的就业观。优点在于学科背景和就业面广两方面,但不好的地方在于同样受到择业环境和供需矛盾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张老师对2015年的就业形势的市场预期持谨慎态度,尽管总体需求平稳,但压力和挑战依然存在。基于对就业形势上的评判,在学校就业工作流程及安排上,张老师介绍了学校一系列的就业指导活动安排,显示了学校在就业问题上的不断思考和积极努力。在择业准备上,张老师强调了工作是研究出来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完成自我评价、择业预期、目标单位、具体岗位、干扰因素、计划实施和应变预案等准备工作,最终目标在于落实行动。这其中可能存在自卑、自负、攀高、依赖和保守等不健康的择业心理。对于最后的签约问题,张老师认为要把握过程笑到最后,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不消极等待,做好笔试、面试的准备。如果有单位给予工作机会,签协议前要冷静对待,谨慎处之,签协议意味着要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告诫同学们尽量避免违约风险。同时他还强调了研究生们关心的改派、户口档案托管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最后,张老师表达了对哲学学院研究生就业的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择业顺利,签出好心情。
整场讲座张老师言辞恳切,时而语言幽默,用现实的事例来说明就业中遇到的情况,得到了同学们的共鸣。讲座过程气氛浓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就自己关注的部分不停做笔记,收获良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了本次讲座。(哲学学院 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