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校友余仲廉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9-15
谈选择、努力与坚持
余仲廉
尊敬的汪信砚老师、昌宁书记、佃来院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特别感谢学院给我在此发言的机会!我也特别重视这次机会,为此我写了三篇稿子。第一篇是写“自信、自强、自立、自我”。写完一看,觉得不如写校训“自强、弘毅、求实、拓新”。把第二篇写完一看,又觉得不如写院训“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第三篇写完之后,十分满意。
可是到了昨天下午,邓莉萍师妹给我打电话,要我把讲话稿发给她,我将讲稿又重新看了一遍,却觉得不怎么满意了,但又不知怎么修改。直到晚上,我也没有想出修改的思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直想着,我明天讲什么?这时,我想起严璨副书记给我打电话邀请我时,我问她,要我讲什么内容?她说,就讲师兄的人生故事。
于是,我就开始梳理我的人生故事:五岁,用聪明抓到了一条五十多斤的大青鱼;八岁,用智慧挣到了兄妹三人的报名费;十四岁,毅然放弃读书,与母亲一起承担大家庭的生活重担;三十二岁,从省政府辞职,追求我个人的理想,等等……
我的人生故事有很多,可以说都具有传奇色彩;可是,我不能都讲,只能选取对现在的你们,有借鉴价值的故事,结合当今流行的一句话“努力,不如选择”,就此我以“选择、努力、坚持”三个词为主题,择取了三个故事与你们分享,希望对你们未来三年或四年的生活与学习有所启发。
第一个故事,是十六岁的我,是一个疯狂的文学青年,疯狂地想成为作家,疯狂地阅读文学书籍,并组织了六个疯狂的文学青年,成立了一个文学团体。当时,我们有多么的疯狂呢?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们在工厂的仓库里,找了一间与老鼠、蟑螂、臭虫共处的空间,要守仓库的老大爷,将我们锁在里面,除了上厕所、吃饭的时候给打开门。
就这样封闭式地阅读了三十三天,我突然,向其他五位文学青年宣布,我的疯狂结束了。他们都急切地问我为什么?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我从书里读到了书外,从书外读到了我的人生现实。许许多多有名的作家,比如卢梭、巴尔扎克、雨果、马克·吐温、普希金,都是病魔缠身,困穷潦倒,食不果腹,妻离子散,都是死后成名。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也不是我家庭能够承受的现实。
就这样,通过理性的选择,我结束了自己疯狂的行为,放弃了成为职业作家的梦想,只把文学当做我一生的热爱。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通过我的坚持与努力,我不仅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而且出版了诗集、学术著作十余本,并且未来几年内,还会有十几本重量级的著作出版。
第二个故事,是四十八岁的我,当时拥有一个企业70%多的股份,这家公司当时估值近十个亿。有一天,一个人找到我,请求我将这家公司的控股权转让给他。我当时仔细考虑了四个方面,然后就同意了:一,因为这个人有着一身的光环;二,他曾将一家官司缠身的小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千多亿企业帝国的总裁;三,股份的转让还有相当级别而受人尊敬的领导牵头;四,这个人拿出来的经营方案,特别适合我这个满脑子文学的人。股份转让后的结果,是早在几年前,我的这个企业就被这个人,掏空得一无所有,成为了一家等待注销的公司。
同学们,讲完了前面两个故事,我现在回过头来分析。第一个故事,我选择放弃追求成为职业作家是正确的吗?是的,选择的时候是理性的,结果也是正向的。我不仅保障了家庭,而且完成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能取得如此正向的结果,不仅在于选择的正确,而且在于我用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持久地坚持。
第二个故事,我当时转让这个企业的控股权的选择是正确的吗?从理性的角度,我当时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结果会是惨痛的教训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不是我选择出了错,而是我将努力转交给了别人,而别人的努力与坚持,不仅是我不可控、不可把握的,而且别人的努力,是朝着别人的意愿和目标努力的,结果是别人想要的。这一点请你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类似情况务必认真思考。
同学们,分析完了前面两个故事,涉及选择、努力与坚持。我接着再讲一个我创办博昊济学基金会的故事。九五年,我在省政府工作,我这个人,是一个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的人。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环境中,我长期超负荷工作,人的精神和意志爆棚,可是我的肝脏受不了,罢工不干了,得了急性肝昏迷,住进了医院。
当我在医院被抢救过来后,躺在床上想:如果我的生活工作现状不能改变,我的肝马上又会昏迷,很可能成为第二个焦裕禄。焦裕禄很伟大,值得我们尊敬。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是不一样的。既然如此,那我该怎么做呢?我应该选择一项能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选择一项“思而不亡者寿”的事业,选择一项对社会、民族和国家有益的事业。
我带着这样的想法,最终思考得出来一个清晰的答案——在任何时代、任何行业、任何民族和国家,精英都起着推动、引领、改变的作用。于是,就有了我的精英计划,就有了我的博昊济学基金会的内涵,就有了我人生三十二岁到六十二岁的奋斗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我要用三十年的时间,资助三千名博昊学子。
虽然有了这个计划,但是实现这个计划,需要三个亿的资金。这三个亿的资金从哪里来?我不想募捐,也不要他人的钱。于是,我就思考了一个筹钱计划:办公司挣钱,用十二年的时间,挣三个亿。
同学们!可惜的是今天没有时间与你们分享我挣钱的精彩故事,只能告诉你们结果,我只用了六年的时间,挣了十二个亿。于是我果断决定,将企业给了跟随我的人,我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博昊事业。
我九五年定下的博昊三千精英计划完成的怎么样呢?我告诉你们,到今年2025年是三十年,但是我提前两年,在我六十岁的时候就圆满的完成了。现在三千多博昊学子分布在全世界,很多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翘楚。其中我资助武汉大学的学子就有374人,我们哲学学院就有25人。
同学们,我们现在再回头来看,是选择大于努力,还是努力大于选择?通过上面的三个故事,我认为选择是重要的,但努力更加重要,尤其是自己持续的努力最为重要。自己努力,才能拥有选择的能力和基础,就能让我们将选择变为现实,就能让我们将他人眼中错误的选择变为正确的。自己没有努力,依靠他人努力,我们的选择就是盲目的,就是依靠运气或机会的,就是依赖他人的,最终就会像我选择转让企业股份一样,看着自己几个亿的财富灰飞烟灭。
同学们!你们现在与当年的我,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更有优势,只要你们立志奋斗,坚持努力,就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因为我的人生路,就是因为贫穷让我思变,思变让我立志,立志让我奋斗,奋斗让我努力,努力让我坚持,坚持让我实现立志的目标。
同学们,最后我还想与你们分享一个观点,你们选择武大哲学院,既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也是国家的选择,还是时代的选择。因为人工智能,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在我们感受到的时间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行业将被颠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职业将被智能替代。我认为只有哲学、科学和艺术与从事哲学、科学、艺术的人,不会被颠覆和替代。
但是,这只是说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理性的。你们最终能不能不被代替,就要看你们接下来,是否会努力地从先贤圣哲的思想中吸收营养,从哲学院的宝库里寻找到金钥匙,从老师们那里获得智慧,从而使自己拥有比我更强的决策、选择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你们的重任,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谢谢大家!
2025年9月11日
余仲廉简介:
余仲廉,湖北石首人;哲学博士,诗人、作家、书法理论家和批评家;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辞赋工作委员会顾问,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歌工作委员会顾问,珞珈诗派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理事长,武汉博昊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著有《行悟人生》《书道穷源》《六根弦音》《灵魂的解读》《珞珈山起风了》《乡关何处寻旧梦》《椿萱集》《我的所有》《浮生拾慧》《人生百要》《〈道德经〉精义》等廿余部著作。在《中国书法》《解放军美术》《正信》等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在许多著名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诗词、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