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汪信砚 | ||
性别:男 | ||
职称:教授 | ||
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 ||
办公室:B507 接待时间:周二下午3:00—5:00 |
||
电话:027-68755607 | ||
邮箱地址:wang4376@126.com |
简 介 |
汪信砚,男,1961年生,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为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1-2007年先后任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和哲学学院副院长,2005-2011年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07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副秘书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台湾淑馨出版社等海内外出版社出版《李达全集》(20卷,主编)、《认知的两极性及其张力》(合著)、《科学美学》、《科学价值论》、《科学真理的困惑与解读》(合著)、《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主编之一)、《汪信砚论文选》、《科学:真善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之一)、《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合译)、《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追寻——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论》(主编)、《文本:本体论地位、同一性、作者和读者》(合译)、《李达年谱》(合著)、《李达论著和思想研究》(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主编)、《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合译)等著作、教材20多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系》等多种学术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法国《乌托邦批判》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外文论文260多篇,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中国文化年鉴》、《中国哲学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及国内外有关论著广泛转载、引证和评介。 获中国图书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负责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负责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多项,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2001)、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006)、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