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在我院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11-08
本网讯(通讯员:鄢荭钰、王霞)2019年11月3日-4日,“第三届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B107报告厅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返本与开新---儒家思想与文化心理学”。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心理学会、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许燕、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现任会长汪新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张建新、中国心理学会现任会长韩布新以及几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出席了本次会议。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教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年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钟年教授)
3日上午9时,在开幕式中,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汪新建教授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此次论坛和文化心理学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
随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龙滔发表了讲话,他对与会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的发展情况,特别提到早期朱光潜先生、陈永明先生在此任教期间对发展心理学专业教学的贡献,以及当前心理学系为发展文化心理学做出的努力,同时也希望在本次会议上,心理学系的同仁能够积极和与会专家进行交流,围绕儒家思想的文化心理学的会议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汪新建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龙滔)
此次大会跳出了传统学术会议的模式,分设了“一家之言”、“说三道四”和“举一反三”等环节,各位与会学者你来我往、旁征博引、各抒己见,给了不同的思想观点碰撞与融合的广阔空间。
在“一家之言”环节中,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James Liu教授通过考虑全球意识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对如何进行“华人的全球意识”研究进行了分享。华南师范大学申荷永教授从“仁”在不同时期的字形入手,讲述了“仁者之心,核心意象与意义”,认为人性所蕴含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它的完整性。广州大学郭斯萍教授分析了“儒家文化对理解人类心理的贡献”,提出儒家文化的首要是以情为知,人格上以知为行,精神性上以行为安,这样个体就在有限的生命外获得了一种无限意义。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安邦先生借由柔弱照顾以及叙事治疗的思想方法来探讨“回返生活世界的文化/本土心理学:以柔克刚照顾为本心栖息之所”。南开大学周一骑教授带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对话”,他提出用诠释学方法来理解儒家思想,剖析中国人的想法和观念。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分析了“中国人的善恶人格结构”,她指出善恶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内在心理品质,并从善恶的维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教授从“幼承庭训,本分发展””“与国同行:尽心服务”和“身份认同:不放弃”三个方面述说了“兴盛于心流-诗书画印健身心”,他还强调把现代心理学用于中国人时应慎思明辨。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吴和鸣教授作了“关于‘心疼’的研究”报告,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精神科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心疼”不存在文化差异。
在“举一反三”环节里,我院心理系老师们也分享了近期的文化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在场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赵俊华老师从权力为什么会导致道德判断发生道义性的或功利性的灵活转变入手,向我们报告了“关系主义视角下权力对他人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探讨了一个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的道德判断机制,回答了我们是如何在这一判断过程考虑相应的关系、利益,直至在面对生命意义的需要时,出现对亲近关系和利益的放弃。
谢天老师认为儒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那么今天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儒家知识了解多少呢?以此为引,向我们报告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儒家表征及教育启示”,并向我们展示了与合作者们的研究,该研究对了解大众关于儒家的认知,儒家知识的传播有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开展相关学校教育具有启发,研究通过访谈18位拥有本科或硕士学位的学生与职场人士,发现现在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所理解的儒家是碎片化和零散的,他们与儒家的关系是疏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是因为目前依托于课本的学校教育不够系统,并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造成的。该报告引起了现场专家与同学们的广泛兴趣。
张春妹老师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大学生家庭自我的特点以及与合作行为的关系”为题,指出了已有的跨文化研究存在个人主义中心、对于中国人自我建构未能准确揭示的问题,并基于本土化视角指出家庭自我对于中国人的自我具有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了家庭自我建构的概念,并具体报告了关于家庭自我的特点,以及家庭自我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差序性关系的影响的具体研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了中国人的关系决定论、家族性集体主义的特点。
白宝玉老师报告的题目为“学科文化对学习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他从社会分工出现的必然性和意义谈起,讲到心理学领域关于不同学科学生心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相关研究,并报告了自己针对已有研究结论的矛盾之处及局限开展的创新性的研究,具体展示了他开展的学习经济学及社会学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相关成果,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广泛兴趣和积极提问。
11月4日下午,第三届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在“七嘴八舌”的开放氛围中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钟年教授对参会学者及工作人员表示了真挚感谢,总结了各位专家提到的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展示了对儒家文化心理学的热情与信心。最后,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佐斌致闭幕词,他指出与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对话即“返本”,在儒家思想的启迪下发出新的心理学枝芽为“开新”,此次高峰论坛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上已迈出了一大步,儒家文化心理学的长足发展还需在实际研究中发挥实干精神。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