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荣休教师  >  正文

师资队伍

肖静宁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10-18



姓名:肖静宁

性别:女

职称:荣休教授

是否在职:否

所在学科:

电话:

邮箱地址:123


简 介

肖静宁,女,1934年10月出生于湖南衡阳市,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生理学会终身会员。

1953年华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1959年毕业(期间因动手术低了一班)经组织推荐参加刚刚恢复的全国研究生考试,被北京医学院生理学专业录取,师从现旅居瑞典的著名生理学家周佳音教授,主攻刚兴起的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1963年春生理学研究生毕业,原创实验论文《兔“足三里”等部位剌激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研究》发表在《北京医学院学报》1964年第1期。

曾在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武汉大学生物系长期从事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生物系为1977、78、79三届择优录取学生通讲生理学的备课过程中,特别为神经生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的飞速发展所吸引和鼓舞,既然没有条件再从事实验研究,希望在理论思维和介绍前沿学科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

1982年底48岁的肖静宁转入武汉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进行了10年的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首次开设了脑科学选修课,深受哲学系、乃至全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作家班的欢迎与赞赏。并应邀赴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哲学系、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学。肖静宁基础札实,学风端正,努力钻研,刻苦认真。在武汉医学院执教期间被公认为“教学态度好,教学方法好,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初到珞珈山武汉大学生物系忘我工作,首次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在哲学系任教期间两度被评为“优秀教师”;其铅印教材《脑科学问题》获武汉大学优秀教材三等奖。

学术专长为脑科学与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研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文杂志》、《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30余篇,大多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被新华文摘摘录,如:《泛脑网络学说与认识论》(《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从神经科学的发展看实验材料选择的方法论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0期);1993年晋升教授并被《中国哲学年鉴》介绍。参编著作8部,其中代表性的有孙小礼主编的《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各领域名家云集,肖静宁的“脑研究中还原论与反还原论的互补”独具一格;应邀参加权威性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卷》编撰,首次撰写了20世纪脑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谢灵顿”、“斯佩里”、“休贝尔”。独著:《脑科学概要》,1987年武汉大学出版社;《人脑潜力的开发》1994年人民出版社。肖静宁的论著具有跨学科、交叉综合学科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国内著名学者的肯定:傅世侠教授认为“给哲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陈世夫研究员认为“成为哲学发展新的生长点”。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黄枬森先生对肖静宁勉励有加:“你从医学、生理学进入脑科学,又从脑科学进入哲学,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文章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开设课程


主要论著或代表作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