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新展开——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5-27

本网讯(通讯员高金鹏)2024年5月17-19日,“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新展开——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上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展开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

18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与萧萐父先生新版《吹沙集》发布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主持。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萧萐父先生家属代表萧萌先后致辞。沈壮海代表武汉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新展开,这种对自身文化和哲学中“主体性”的自觉以及对中国主体性在当代的不断探索,是纪念萧萐父先生最好的方式,此次会议的举办也将有助于推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杨国荣从为人与为学两个方面,表达了对萧萐父先生的缅怀和敬意,认为宽容的气象、追求真知的热忱、与时俱进的胸怀以及对后辈的无私提携是萧萐父先生最闪耀的人格光辉。卢昌宁代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萧萐父先生是有思想的学问家,也是有学问的思想家,纪念和缅怀萧萐父先生,探讨中国哲学的当下和未来正当其时。冯达文回忆了萧萐父先生交往的珍贵往事,表达了对萧萐父先生提携后辈的衷心感谢,同时指出萧萐父先生把明清思想转型定位为人的重新发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吴根友情理并至地道出了对萧萐父先生的缅怀和纪念,他指出,师恩与背景是我们所有出自于学校的现代知识人的共享精神遗产,珞珈中国哲学学人的精神遗产又具有自己独特而饱满的具体内容。萧萌女士作为家属代表对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父亲萧萐父先生是正直、善良、胸襟豁达的人,对于所有学术前辈及同道十分尊重、坦诚相与,因此得到前辈和同仁们的推崇。

随后,大会举行了萧萐父先生新版《吹沙集》发布会。发布会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主持,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湖北大学哲学系教授罗炽、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向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先后致辞。

本次会议的学术讨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会主旨发言,二是学者论坛。大会主旨发言共有10位学者进行报告,发言专家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与萧萐父先生的为学与为人展开精彩阐述。学者论坛分为三个分会场,进行了十四组学术研讨。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围绕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发展、中国哲学史的现代转型、萧萐父先生的明清启蒙说、诗化哲学说、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全面、热烈、深入的讨论。

19日下午举行了本次会议的闭幕式。华中师范大学杨柳岸、复旦大学徐波、暨南大学黄燕强作分会场总结发言,他们指出,各分会场讨论内容饱满、气氛热烈融洽,展现了与会者对萧先生的深切缅怀和对哲学问题的冷静思考。武汉大学廖璨璨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大家齐聚一堂,回忆、重温并立志继承萧萐父先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意义重大。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作闭幕致辞。他呼吁借此次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会议的契机,请各位珞珈中国哲学同仁用自己的学术初心重省萧公奠定的思想原则,以广博的心胸面对国内、国际学术界,努力在“多维互动,漫汗通观儒释道;积杂成纯,从容涵化印中西”的知识视野和思想视野里,推进珞珈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

至此,“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新展开——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