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Thomas Besch:从牛津到武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12-02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托马斯·百玺(Thomas Besch)近日加盟哲学学院,成为一名洋教授,开启珞珈美好时光。记者邀请他做客官方微信(微信号luojia1893),聊一聊新鲜感受。

记者:据我了解,国外大学校园环境非常好,特别是你还曾在牛津大学这么美丽的大学求学,相比之下,你觉得武汉大学的校园环境怎么样?

Thomas:牛津大学是一所非常古老的大学,它就是一个城市。牛津大学的美在于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其中一些可追溯到13世纪,这些美丽的建筑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使整个城市看起来非常漂亮。

我喜欢武汉大学,这里像一个森林,校园里到处都是树和飞鸟,几乎处处是美景,平时还可以去爬珞珈山。我特别喜欢武汉大学“闹中取静”。当你出了校门,就会感受到城市的喧闹和繁华,而当你走进校园,一切又那么平静舒适。

记者:除了校园环境,你觉得学术氛围怎么样?

Thomas:大多数时间我会做自己的研究。我现在住的地方有一个私人的办公室,意味着我可以非常专注地做研究,而且时间我可以控制。在我的理解中,学术环境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个可能是和同事一起工作、做展示、以及得到积极的反馈,另一个就是你能专注你的领域,阅读、研究。在武大我可以非常专注于我的研究。

记者:你曾经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求学或教学,你觉得中国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Thomas:现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不够活跃主动。这不是学术上的问题,有些学生非常优秀。我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励他们多把握课堂主动权。我在国外时,无论是牛津大学还是汉堡大学、悉尼大学,教授会先告诉学生哪些材料要阅读。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会读两遍以上,并且还会做大量的关于材料的背景阅读。所以教授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今天课堂的主题,然后无须多言,学生们就会激烈发言、讨论,教授会参与学生的讨论并且管理整个讨论过程。

而我到了这边,学生不主动讨论,甚至不想开口说话,他们等待着教授的讲解、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虽然有时候哲学的确需要教授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到达一定的水平,但是可能一些哲学问题,你想要解决它,你需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形态、解决问题时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我不得不说,西方国家在高中时就会训练学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年的训练让他们习以为常,所以当他们到了大学会更有积极性去说出自己的观点。我很理解中国学生在高中时不怎么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到了大学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你也知道,你到了大学不能只听不说。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改变以往接受教育的习惯,可以多说、多讨论。

记者:针对刚才提到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善于表达的现象,你有没有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他们?

Thomas:我觉得学生们其实自己心中还是有想法的,因为我的课堂上也有很多水平不错的学生,他们很有才华,我所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将他们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许多方面,让他们习惯去施展才华,并且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我的策略是“多样化”,即用多种方式吸引同学参与课堂、发表见解。我会不定时地安排小组展示,展示之前,他们需要写一篇小论文,这样才有基本的知识储备。然后我会把展示的材料和讨论结合在一起。我会设定一些问题,让他们展示怎样解释这些问题,并且让他们向我提出想问的问题。有时候,我也会叫同学们准备好自己想要分享的一些问题,并且在全班面前解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记者:最后,问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最近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和我们分享?

Thomas:我平时都会忙于做研究,很少有空闲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去品尝一些中国的美食,我很喜欢中国的美食,我也很喜欢做饭,最近在学怎么做豆腐。有一件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中国人怎么使用“空间”,你走在人行道,你会看到人们是怎么分配他们的“空间”,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他们又有一些联系(记者通过他的描述,感觉他应该在说路边的小摊小贩)。

>>>采访手记

Thomas非常忙碌,为了接受采访甚至来不及吃午饭。整个采访过程非常顺利愉快,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幽默风趣和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

很感谢Thomas跟我们分享他的经历和想法。我认为,身为武大学子,的确应该培养自己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如采访中谈到的“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在课堂上,的确存在“多听少说”的现象,也许与个人性格内敛有关,也许是担心自己的回答不够完美。但我希望,我们能正视这个问题,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改变自己不敢、不愿开口的现状。(学生记者 欧阳彤林)

武汉大学报,2015年11月27日

http://wh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135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