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缅怀先哲孔子 弘扬民族文化——记哲学学院孔子铜像揭幕仪式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6-10-13

2006年10月10日上午,在哲学学院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孔子铜像揭幕仪式。参加仪式的有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教授、中国南武当管理委员会主任公孙清高道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哲学学院党委宋新民书记、哲学学院党委金晶副书记、哲学学院国学班同学和06级全体新生。《长江日报》、《武汉晨报》、中国新闻社、《文汇报》、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武汉大学报》、武汉大学电视台、《珞珈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到现场采访。揭幕仪式由哲学学院郭齐勇院长主持。

首先,由胡校长和公孙清高道长缓缓揭下了孔子铜像上的红色绸布,一尊高大挺立的深褐色孔子铜像呈现在我们眼前,孔子谦和的面容与儒雅的姿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积淀,让到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铜像上的“有教无类”和底座上的“万世师表”几个金色大字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深刻的教育思想;铜像背后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经典名句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位先哲的高尚人格。随后,学生代表向孔子铜像献上了一束代表着崇敬与景仰的鲜花,这花里写满了学生们的感怀、祝愿与希望。

接下来是胡校长精彩的讲话,他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积极进取、追求理想的一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让大家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及由此而来的“汉语热”浪潮。胡校长还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刚刚揭幕的孔子铜像,它高达3米,重1400斤,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孔子铜像,它是由公孙清高道长及其弟子共同捐赠的。紧接着,身着黑色道服,面容温和的公孙道长给大家作了讲话,他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景仰,捐赠孔子铜像正是他的这份景仰之情的积极实践。公孙道长还谈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之时,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独特作用,让大家对孔子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考有了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最后,由国学班的学生诵读《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正是他们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最好纪念,这时,郭院长也在跟着同学们一起轻声背诵,这样的场景不由让大家心生感慨。一部《论语》,把老师与学生联系到一起来,把传统与现实联系到一起来,把语言与思想联系到一起来,亦把思想与实践联系到一起来,而这体现的正是思想的传播与内化的过程。

读书声落下,孔子铜像揭幕仪式也正式结束。参加仪式的新生却没有立即离去,他们稚气的眼神还在孔子铜像上久久地停留,思绪还沉浸在刚才那清脆的读书声中。今天的揭幕仪式让哲学新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魅力,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熏陶,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的热潮下,有着众多纪念孔子、复兴传统的实践探索,修建孔子铜像的方式亦只是其中一种。但它绝不是一阵风,毫无根基地吹来吹走,而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哲学内涵的清晰铭刻;它用不说话的言语与安静的动作提醒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思考我们的根与灵魂在哪里;它传播着中华民族那些古老而常新的思想,让这里的空气弥漫着哲学的气息,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哲学学院 庞雯予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