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武汉大学——台湾大学哲学工作坊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6-12

本网讯(通讯员 李忠泽)2023年6月9-10日,第一届武汉大学-台湾大学哲学工作坊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顺利召开。工作坊主题涉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实验哲学等领域。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林明照教授、王荣麟教授、梁益堉教授和苑举正教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哲学学院赵林教授、陈波教授、陈江进教授、李勇教授等应邀参加并做学术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徐敏教授、廖晓炜副教授、叶金州副教授和湖北大学陶文佳副教授等应邀担任评论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开幕式。本次工作坊得到学校港澳台办公室支持。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主持开幕式。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和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林明照致辞。

(学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致辞)

沈壮海代表学校对台湾大学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本届工作坊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沈壮海回顾了武汉大学与台湾大学哲学领域合作历史,介绍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学科发展历程,并期望武汉大学与台湾大学哲学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深化。

(学院卢昌宁书记主持)

林明照教授代表到访的台湾大学学者,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林明照介绍了台湾大学哲学系基本情况及涵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欧陆传统和分析进路等分支的门类齐全的特点,也表达了期待两校间推进哲学领域学生交流交换项目的愿望。

工作坊第一场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廖璨璨副教授主持。台湾大学系主任林明照教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台湾大学王荣麟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

台湾大学林明照教授以“庄子中既有所说又无所说的语言悖论”为题,探究了语言意义的灵活性和情境性。如庄子不是立下论点,而是指出儒、墨等立场有哪些问题。这种方式似乎说出了什么,但又因其与儒、墨等语言层次的不同,庄子似乎又没有说什么。这就是庄子的既有所说又无所说的悖论。

(林明照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做了题为“作为方法的‘子学’及其大用”的主题报告。吴教授指出我们应当重视子学中体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主张一种“学问-知识”为内容的学术体系。作为方法的“子学”要求我们看到哲学史中人们的人数理想,反观我们自身的研究意义,并对万事万物保持一种格物致知的“求知”态度。

(吴根友教授主讲)

台湾大学王荣麟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孟子伦理学中道德情感的三重角色”。王教授认为孟子的伦理学以情为本,而不是以理为本。道德情感在孟子的伦理学中扮演了三重角色,既是道德推理的基础,也构成了道德动机,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孟子主张厚葬父母的理由是出于道德情感,孔子批评宰我的理由是宰我失去了其应有的道德敏感性。

(王荣麟教授主讲)

工作坊第二场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晓飞教授主持。

台湾大学梁益堉教授做了题为“虚拟现实身体自我意识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的区别”的报告。梁教授通过虚拟现实(VR)的实验,论证身体自我意识是可以从第三视角体验到,并且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的体验无本质差异。梁教授的团队一共做了五个系列的实验,记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状态下,被试的对问卷的回答情况和SCR等客观数据的情况。其中,一些数据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据加上几条基本的实验哲学假设,梁教授得出结论: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的体验无本质差异,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这个结论可能对相关的哲学研究产生新的研究方向。

(梁益堉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陈波教授做了题为“哲学:知识还是智慧”的报告。陈教授认为:哲学是一项追求真理的事业,是一项认知事业。真理具有“符合、融贯、管用”三个特点,真理具有“生存价值、构成性价值、规范价值、论辩价值”这四重价值。陈教授认为,哲学追求智慧,智慧高于知识,但又建立在知识之上。例如,一般认为,智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审慎的判断,而不仅仅是只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专家。

(陈波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李勇教授做了题为“家哲学的边界”的报告。李教授试图说明:虚无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伪问题,并且“归家”是对虚无的伪救赎。虚无主义认为:任何对生命意义的严肃追求都是徒劳的。然而,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离婚、养老、世界贫困、人均收入等问题,与虚无并无实质性关联;归家之所以是伪救赎,是因为组建家庭、生育孩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式。很多问题的实质,往往与分配正义有关。而且,家庭是一种中立性的善,这种善成为生命意义的前提,是个体的意愿。

(李勇教授主讲)

工作坊第三场由武汉大学苏德超教授主持。

台湾大学苑举正教授做了题为“翻译卢梭”的报告。苑教授精通法语,对卢梭研究颇深。苑教授指出:卢梭认为人与动物是不同的,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现代哲学,成为“知识形式”的起源,也导致所有包含黑格尔的哲学家对于历史性的重视。人与动物具有本质不同,是因为人是自由的,可以不受自然本能的限制。然而,卢梭同时认为,自由这种能力未必能够带来幸福。那些一直依靠本能生存的动物,它们们既不获得什么,也不失去什么。

(苑举正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做了题为“宽容·启蒙·革命——英法模式之比较”的报告。赵教授认为,17世纪后,英国和法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英国逐渐发展了宽容妥协精神;法兰西则产生了偏激对抗的传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宽容的传统,这种传统影响了英国的光荣革命,一步步实现了英国在宗教、政治和文化传统上的宽容;然而,法国的启蒙运动虽然尊重理性的权威,但对现实又有着激烈的批判,其思想代表是伏尔泰和卢梭。法国崇尚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各个政治派别不仅要在精神上消灭对方,而且还要剥夺敌对方的生命权。

(赵林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陈江进教授做了题为“论科恩政治哲学中的共同体”的报告。陈教授指出,科恩讨论共同体的笔墨很多,但学术界对科恩的理解杂乱,远远称不上系统和清晰。陈教授此次报告和写作的目的,就是为科恩的思想提供一种清晰的脉络。陈教授从科恩对激励论证的讨论开始,通过野营旅行等例子,梳理了科恩的思想脉络。由于科恩理论内部存在可能的不融贯,陈教授构想了一种“两阶段”理论,来试图解决这种不融贯。

(陈江进教授主讲)

报告环节外,来自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对报告的诸多细节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整体氛围活跃,聆听的同学众多,现场座无虚席。最后,工作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