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信息发布

郝长墀教授:真理、道德与学术规范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3-13

2016年3月2日下午,郝长墀教授就“真理、道德与学术规范”主题,在教1-201开讲博士生导师论坛讲座,这也是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论坛活动第三期。讲座过程中,郝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巧妙风趣地向我们讲解了学术规范相关问题,使同学们获益良多。

1.道与技的关系

首先,郝老师以“为何要读硕博”发问,告诉我们要认清做事情的目的和手段。紧接着又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说明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追求真理的不理解。同时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三年或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去追求真理,而不将其作为手段和目的,这也是人生的意义。而如何获得真理?这就涉及到对“道”的理解。道即真理,道之为首,行走的方向,追寻的目标。真理是唯一目标,真理引导到哪里,走向哪里。道即道德, “唯德者能得道” ,这就对于我们的道德品性、品行提出了要求。对应到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要求我们注重学术规范。

2.详解学术不端行为

其次,郝老师讲解了作为研究生的我们要时时注意的道德行为,列举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选题、构思、论证等);(2)伪造或篡改证据、文献,捏造事实;(3)伪造注释;(4)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5)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6)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7)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报复等。

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生,不可抹去,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都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是获得真理的障碍,会使人有不安感,内心痛苦。

3.重视学术训练

接着,郝老师将课堂教学、原著、讲座、会议、读书会、外语和写作这七个方面作为学术训练的具体展开详细说明。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做到学分不作假,不满足于规定学分。对于原著阅读来说,我们应关注作者本身的思想,不要去过分注重教材,容易使思想固化。同时提高对讲座的重视程度,其实听讲座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灵感的过程。外语学习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要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提高外语能力。参与国内外会议更是一个极佳的自我锻炼的机会,这也是同学们比较缺乏的学术训练。最后,说明写作可以采用八股文形式,就是以固定的模式去训练,做到语言流畅易懂。

4.提问互动环节

听完郝老师关于“真理、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讲座后,同学们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向老师进行了提问。在这一问一答中,我们也加深了对“学术规范”的理解。

学生:讲座、会议听到的观点该如何引用?

郝老师:首先查找主讲人已发表的文章是否有相似的观点,若有就可引用文章;其次可以转换方式,以“某某在某某场所讲过某某观点,对我很有启发”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学术交流之后难以分清一个观点是谁提出的?

郝老师:承认交流者对文章提供的帮助或批评,在文章中说明,但是前提是要确认问题是由自己提出。